高通徐晧:“5G+AI赋能智能互联未来”( 四 )

除此之外 , 终端侧AI也有其它的应用优势 , 比如保护个人隐私和节省通讯流量 。 徐晧举例道 , 如果用户不想把所有数据都上传云端 , 可以都在手机上直接处理 , 这是终端侧AI存在的必要原因之一 。 如果上传数据至云端进AI处理再回传 , 时延过高又不适用于自动驾驶这样的关键型业务应用应用 , 这是必要原因之二 。 还有一个5G技术优势是高可靠性 。 语音通话在1/100丢包率的情况下不太会影响双方的语言理解 , 但某些关键性业务 , 比如机械臂操作和自动驾驶 , 可能会需要丢包率小于10的负5次方 , 就是说每10万个包里面丢一个或者更少 , 5G的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可以支持这样的应用 。 这样的低时延高可靠性技术也为云端AI和终端AI提供了更好的连接 。

也就是说 , 云端的AI拥有更强的算力 , 终端的AI保证更强的隐私性和低时延 , 5G则提供了云端和终端之间非常可靠的连接 。

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是边缘计算 。 将AI放在终端必然有算力和功耗的限制 , 而把运算放在云端又会有太长的时延 。 因此 , 徐晧认为边缘计算可以有效地把部分计算放在离终端更近的边缘节点 。 在不能把所有云端运算都迁移到终端时 , 会用到基于边缘计算的架构 , 比如在边缘计算中支持XR的分布式渲染 。 徐晧指出:“AI结合5G架构会是一个云端大规模的训练 , 以及最大限度的在能耗、效率可靠的情况下做到的终端推理 , 再加上中间的边缘计算 , 5G会在边缘节点和终端之间提供高速、可靠、低时延的连接 , 这是‘5G+AI’整个行业推广的整体架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