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摧毁与重塑中国的电影生态( 四 )

\n \n

一方面 , 这几年流媒体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 海内外电影行业的传统力量都在抵制与拥抱流媒体之间左右摇摆 , 但是院线电影的窗口期仍然在不断缩短;另一方面 , 中国电影市场的下游一直到去年仍然在飞速扩张 , 这样的话题对于电影人 , 尤其是下游影院的经营者与参与者来说 , 像是当头喝棒 , 没有从业者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

\n

无论是否愿意面对这个话题 , 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入局电影行业的这几年 , 改变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

\n

“电影院会不会消失”可能还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 但是传统的宣发已经正在消失:得益于电影数字化的变革与社交媒体影响力日益增大 , 口碑迅速传播左右着影院的排片 , 一杯酒换一场排片的发行模式已经左右不了市场;而宣传也不再是媒体发稿或是在影院、商场做做“必备套路” , 对受众的喜好和数据分析成为了推算与吸引可能受众的第一步 , 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则成是现在电影宣发必不可少的阵地 。

\n

对抗与变化之中 , 有人抱怨“资金作恶” , 认为热钱混乱了行业的秩序 。 但是不可否认 , 没有大量互联网资金的入场 , 过去几年的电影市场不可能持续保持飞速增长;而恰恰是入场的资金 , 也开始规范这个行业的种种随意与弊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