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摧毁与重塑中国的电影生态( 五 )

\n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2014年上海电影节上“未来电影企业都要给BAT打工”的论调一度在互联网摧枯拉朽的进攻之中被传统影人担心成为现实 。 好在这些巨头并没有在电影产业的制作端占到便宜 , 反而开始放下姿态向传统影业学习 。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影企在这几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一边博弈一边又相互学习 , 传统影企不断认知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 , 互联网企业则在不断加深对行业上中下游的了解和布局 。

\n

在这种博弈之中 , 互联网和电影产业正在加速融合:宣发要精准计算受众的喜好和年龄 , 剧本创作阶段就引入大数据分析 , 互联网影企参投海内外影片学习制作经验 , 腾讯影业、淘票票、猫眼等都开始拥有自己的线下发行团队……

\n

互联网的技术和资金正在重塑这个行业 。 我们要做的不是抵制新的变化 , 而是拥抱趋势 。

\n

1、砸钱

\n

如果问当下谁是电影产业最大的敌人 , 众多院线和制片公司可能都会把票投给流媒体 。 但是对于电影公司来说 , 早前或许没有谁能想到他们如今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一起去争夺消费者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