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基带加毫米波技术误判:高通已失去竞争力( 二 )

在5G初代解决方案上 , 高通就已经采用外挂式基带 , 也就是骁龙855搭配骁龙X50 , 这是因为当时的技术受限 , 所以造成的发热问题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 但到了高通的第二代5G方案中 , 新推出的骁龙865仍旧使用外挂式基带设计 , 就让人相当质疑高通的5G技术 。

作为高通最大的竞争对手海思和MediaTek , 纷纷在技术上赶超高通 。 例如华为推出的Mate30 5G版 , 内置了集成巴龙5000基带的麒麟990 5G芯片;而MediaTek则发布了天玑1000芯片 , 内置有Helio M70 5G基带 , 率先首发ARM Cortex-A77架构 , 提供独立AI多核心 , 为5G技术的流畅使用带来更先进的适配 。

高通大力推行毫秒波技术 , 错误判断5G局势

高通除了让人费解基带设计方案外 , 在毫秒波技术的大力推行也是有所脱离中国市场的 。 就目前的基建布局来看 , 毫米波距离完善至少还需要5年以上 , 而且现阶段只有美国在推行毫米波技术 , 而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所采用的是Sub-6GHz频段 , 高通骁龙865虽然支持 , 但实际的下行速度仅有2.3Gbps , 对比下行速率高达4.7Gbps的天玑1000 , 以及达到3.2Gbps的麒麟990均有不少差距 。 此前在发布会上高通标榜骁龙865可实现最大7.5Gbps的下行速率是在毫米波环境下得出的成绩 , 在国内推行的Sub-6GHz频段中显然是走不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