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v4地址耗尽 不会为IPv6提供机遇( 四 )

这意味着 , 在物联网时代 , 将会出现互联网设备数量暴增的现象 , 同时在线时间相比于当前也更长 。 这意味着 , 有限的公网IP不足以支撑万物互联 。 一来 , 互联网设备的在线时长激增 , 导致互联网设备需要长期占用一个公网IP;二来同时在线的互联网设备数量增加 , 多个设备占用一个公网IP , 容易导致网络阻塞 , 数据缓慢延迟 。 因此 , 为了理想的连接效果 , 单个设备需要占用一个公网IP 。

除此之外 , IPv6协议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 , IPv6的数据流量可以直接发送移动节点 , 传感器能密集的部署在移动物体上 , 在IPv6的网络中 , 通信可以由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以减少网络资源消耗的压力 。 IPv6带来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安全性的大幅度提升 , 在IPv6的部署中 , IPSec一度是标配 , 这意味着IPv6地址之间传输数据往往是加密的 , 信息不会被轻易窃听劫持 。

物联网与IPv6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它们之间必将产生紧密的联系 , 物联网构想的完全实现有赖于IPv6提供强大的支持 。 另一方面 , 物联网的普及必然会对IPv6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