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天花板将至,谁才是各大品牌抢夺的资源?( 四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大多讲究刚需、高频?

刚需意味着用户注意力够强 , 用户对衣食住行的关心程度(非兴趣程度)远远高于休闲娱乐 , 高频意味着用户注意力够多 , 用户对社交文娱的关注频率远远高于医疗健康 。

又强又多的注意力才能产生高品质的流量 。 互联网平台才能把流量卖出好价格 。

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价值在于制定流量的规则——流量资源如何分配 , 流量路径如何转化 。

简言之 , 互联网平台不生产流量 , 而是流量的搬运工 。

那么红利又是什么?在商业中 , 红利是经济结构性变化时产生的利润洼地 , 在时间窗口内抢占这片洼地 , 就能获得低成本优势和超额收益 。

印度是洋葱消费大国 , 今年不幸爆发“洋葱危机” 。 洋葱大量减产就导致供需结构变化 。 提前大量收购洋葱以及相关制品的企业 , 就占领了这片利润洼地 , 可以低价囤货 , 待涨价后获取超额收益 。

相反 , 在成熟稳定的经济系统中是不存在红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