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天花板将至,谁才是各大品牌抢夺的资源?( 六 )

互联网对经济基础设施的结构性改造基本完成 , 是流量红利终结的信号 。

流量焦虑源于易得性认知偏差

流量红利本是一种可遇可求但不可依赖的外部机会 。 在外部机会消失后 , 你担心的不该是外部机会什么时候再来 , 而是我能主动为自己做些什么 。

流量焦虑之所以被广泛传染 , 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流量红利消失 , 而是对流量产生的易得性认知偏差和依赖习惯 。

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Heuristic):人们往往根据信息是否容易获取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

一方面 , 从2000年至今 , 国内产生了一大批成功的互联网企业 。 这些企业本身就是经营流量生意的 。 加之 , 新媒体的爆发 , 互联网流量的概念铺天盖地 , 无孔不入 。

营销认知固化在流量思维里 , 成了一件流行的事儿 。

另一方面 , 流量催生出效果广告 。 互联网营销人员认为效果广告可以量化评估 , 看得见 , 摸得着 , 比传统营销方法更精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