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到5G,电信运营商的“失落十年”( 四 )

\n

当时王宁也许并没有料到 , 两年之后 , 他将为了与飞信的续约反复奔波 , 但仍无法阻止股价的连续下跌 。

\n

而改变一切的微信于2010年诞生——在更久之后 , 王宁努力想保住的飞信业务也变得不值一提 , 逐渐消失在前仆后继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洪流中 。

\n

这只不过是过去十年从3G到4G的商业浪潮中 , 微不足道的小小涟漪 。

“过顶传球” \n

在神州泰岳上市的这一年 , 通信行业还进行着一件重要性堪比创业板开板的里程碑事件:2009年1月 , 工信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3张3G牌照 , 中国通信行业正式宣布进入3G时代 。

\n

移动时代即将到来 ,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 蕴含着难以想象的机遇与风险 。

\n

在新的蛋糕中 , 运营商几乎坐享其成 。 从2G时代开始 , 运营商便是网络增值服务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掌控者 , 无论是阅读、音乐、购物 , 每一项服务都需与运营商签订合约后方可开展 。

\n

因而 , 早在此前三年 , 嗅觉灵敏的中国移动首先推出了飞信业务 , 联通的通讯软件“超信”也随之诞生 。 即使是前3G时代 , 通讯软件也被视为网络服务的核心入口 , 能够提高用户黏性 , 进而推动其它增值业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