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落地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技术?( 二 )

数字社会的信任协议: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 , 一系列开放的互联网标准为系统之间的交互和通讯奠定了基础 。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 海量数据的涌现 , 互联网应用广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迫切需要构建应用之间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信任体系 。 区块链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信的数字化信息在网络中产生、传播和交换的协议 , 为构建数字社会中的“信任”提供四个层面的支撑:数据保护、个体认证、交互验证、信用凭证 。

数据保护是指采用基于密码学原理设计的存储结构 , 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 使其难以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 个体认证是指数字社会中各个主体的身份认证问题 。 身份认证是数据所有权及交易过程记录的标识 。 网络环境中 , 用户身份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匿名性、多样性等特点 ,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应用环境、交互场景下 , 可能使用不同的虚拟身份 。 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认证机制保证交易过程中的虚拟身份难以伪造、可检验、可追踪 。

交互验证是指针对数字资产多方交易的虚拟经济特性 , 对操作过程进行监管和审计 , 保证个体之间交互、交易行为的合规性 , 避免和及时发现各种欺诈、欺骗行为 , 确保各种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 例如 , “双重支付”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 , 将货币、证件、票据等数字资产进行不合理的传播 , 危害社会秩序和个体利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