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落地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技术?( 三 )

信用凭证是在数字资产产生和传播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 全面记录每一次交易的各类信息(例如供需双方、交易的资产、交易的时间和环境、交易方式、交易前后价值及所有权变化等) , 保证交易凭证的真实、准确、全面、完整且不可篡改性 , 可作为监管的依据、司法的“证据链 。 分布式、时空链和链上代码是区块链不同于传统可信机制的设计原则 。 分布式设计让信息在加密的基础上共享 , 通过多方共识机制实现对交易执行的公众监督 , 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验证中心 , 使得任何恶意行为如同在众目睽睽之下作案 , 难以得逞 。 时空链设计辅助建立交易场景(空间)、交易历史过程(时间)的追踪关系 , 为信用评价、证据所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 链上代码设计支持在交易发生时自动验证交易的合理合法性 , 及时主动地安全防范 , 防患于未然 , 降低交易风险以及事后验证的代价 。

分布式应用+分布式商业:

构建在信任基础之上 , 区块链可促使信息互联网发展到价值互联网 , 从而释放出无数的新应用和新潜能 。 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创新 , 更是新型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商业模式美妙结合的产物 。

从应用的角度讲 , 现有的模式多依托于大型的数据中心平台 , 用户个人信息以及交易过程都集中存储管理 。 近年来 , 已经发生了多起大型公司服务器被攻击、用户隐私泄露事件 , 凸显了航空母舰式庞大的中心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 而分布式的应用架构 , 是将数据和计算分布在多个节点上 , 对分布式应用的节点进行部署 , 以实现分布自治 , 在不可信的通信之上建立点到点可信的消息交互协议 , 降低对单一控制中心的依赖 ,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