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准不准?便捷度如何?AI医生能破解“看病难”吗( 八 )

\n

“以往社区筛查后 , 将片子上传至区域医疗中心 , 要完成远程读片 , 再把结果给到社区 , 通知患者向上转诊 ,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个多月 。 这是由于上级医院医生时间短缺 , 来不及阅片 。 有了人工智能后 , 可以即刻告诉患者筛查结果和转诊时间 , 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 。 ”陈吉利说 。

\n

AI医疗领域目前有很多创业公司 , 什么样的公司更有商业前景?

\n

据统计 , 目前全国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约有150多家企业 , 大部分从单领域突破——医学影像上的辅助诊断、在线智能化问诊等是目前比较集中的方向 。 对于医疗类企业来说 , 技术真正落地离不开真实应用场景 , 算法模型、可持续的优质医疗数据、变现渠道缺一不可 。

\n

复星集团投资总监陈宏表示 , 考核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 除了考核算法有没有先进性 , 还要看数据量及其维度和质量 , 大致为以下4点:商业模式 , 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化落地;创始人对其细分医疗AI领域有什么程度的理解 , 是否有营销人才、互联网的思维;硬件是否能够在整个产业链上有很好的结合;对场景的选择是否正确 , 能否找到更新的场景去匹配更新的数据、更新的硬件 , 或是在已有场景中做好产业链的延伸 。 他表示 , 目前比较看好慢病管理、药物研发、院外健康管理、基层预防筛选这几个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机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