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欧洲新“铁娘子”,有什么招数对抗中美科技企业?( 三 )

全球十大科技企业之中 , 六间是美国企业 , 却没一家来自欧洲 。 欧洲作为潜在的”第三股世界霸权”却在此方面落后于人 , 一直欠缺自己的科网龙头 。 美国早有成熟发展的矽谷体系”FAGA”(Facebook、Amazon、Google、Apple) , 中国则有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擘 , 在电商、电子金融与流动支付方面站稳阵脚;近日雅虎日本与韩国通讯程式LINE的”世纪合并” , 亦可见日韩联手 , 攻占亚洲的科网通讯及电商版图 。

观乎整片欧洲大陆 , 不论社交网站、搜寻器、卫星定位地图、还是通讯程式 , 都相当依赖美国科企产品 , 欧洲公民的个人资料及通讯数据也自然落到美国企业手上 。 就以欧洲各国最常用的通讯软件 , 就能看出端倪: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拉脱维亚、荷兰、克罗地亚最常用WhatsApp;法国、波兰、捷克、立陶宛、匈牙利倾向使用Facebook的Messenger;波斯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乌克兰则较爱用Viber(原为塞浦路斯企业 , 2014年由日本乐天集团收购) 。

捍卫”数码主权”的概念 , 近年也因此在欧洲普及 , 且愈打愈烈 。 今年7月 , 法国议会率先通过开征数码服务税 , 针对在全球数码业务超过7.5亿欧元、其中2500万欧元的营业额来自法国境内用户的大型跨国企业 , 收税3% 。 由于这样规模的跨国科企大多数是美国公司 , 这项数码税也自然被认为是冲着美国而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