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无解的三体问题,中国是如何利用它发射全球首颗月球中继卫星(14)

选择的晕轨道在与地-月连线垂直并通过平动点的平面附近 。 航天器距平动点的距离超过3500公里 , 围绕平动点的运动周期约为半个月 。 这样就使月球背面与地面实时通信的困难得到解决 。

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晕轨道航天器都要具有控制轨道的能力 。 这是因为 , 在同一直线上的平衡点(L1和L2拉格朗日点)实际上是动态不稳定的 , 扰动将使小天体离平衡位置越来越远 。 因此在L1和L2点附近的航天器实际上需要靠自身的推进系统来进行轨道维持 。

2018年5月21日清晨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 , 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 , 鹊桥卫星的发射成功 , 也为后来的嫦娥四号提供了信号支持 , 让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登陆月背的国家 。

所以 , 虽然“三体问题”无解 , 但是限制性三体问题 , 比如拉格朗日点 , 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里 , 掌握拉格朗日点 , 就可以将它们变为太空中的“停车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