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中寿命时钟被发现,可用于管理鱼类、鲨鱼和濒危野生动物

DNA中寿命时钟被发现,可用于管理鱼类、鲨鱼和濒危野生动物


近日 ,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科学家本杰明·梅恩等科学家们发现寿命时钟:可以通过42个特定基因中DNA甲基化的发生位置来估算脊椎动物的寿命 。 但他们无法准确估计无脊椎动物的寿命 , 因为无脊椎动物没有表现出和脊椎动物样程度的DNA甲基化 。 他们的研究似乎是此类研究中第一次建立“遗传预测模型 , 从遗传标记来估计脊椎动物物种的寿命” 。

\n

\n

这项成果发表在《自然研究》杂志上 。 科学家们在DNA中确定了与寿命有关的特定区域 , 即CpG位点 , 然后与现有的动物年龄数据库进行比对 。

\n

利用了252个动物年龄和启动子序列的全基因组和数据库 , 在脊椎动物中发现了一种模式 。 得到了一个预测寿命的时钟 , 它能准确预测脊椎动物的最大寿命 。

\n

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人们知之甚少且已经灭绝的物种” , 比如长毛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 他们认为长毛象可能活了60年左右 , 而今天的非洲象活了65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