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互联网司法的中国之路( 九 )

2016年 , 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在全国法院部署推广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 。 截至2019年10月31日 , 全国3363个法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系统 , 全国67%的案件随案生成电子卷宗并流转应用 , 部分地方法院已基本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 。

中国新的“四大发明”之一微信 , 不仅让人手拿一部手机走天下 , 移动通讯设备的“微法院”也让诉讼每时每刻都可操作 。 2019 年 3 月 , 法院系统在 12 个省(区、市)开展“移动微法院”试点 , 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电子诉讼平台 , 将部分诉讼环节迁移到手机移动端办理 , 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无缝衔接 , 让当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 。 截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 , 移动微法院实名注册用户达 116 万人 , 注册律师 7.32 万人 , 在线开展诉讼活动达 314 万件 。

依托互联网覆盖面广、精准度高、信息传输快、交流渠道丰富等特点 , 法院也大力推进“互联网+诉讼服务” , 着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 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诉讼与非诉讼解纷机制相衔接的诉讼服务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