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变身”,AI时代竟以这样的方式归来( 五 )

\n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 ,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 ”在诺基亚卖身微软收购时候 , 时任CEO约玛?奥利拉也没明白 。

\n

昊问智库认为 , 几十年积累的技术领跑 , 在新市场环境下释放了硬币的另一面 , 傲慢下的固守、业务体系庞杂、战略失误、卖身求存 , 及对手太强五大因素 , 牵制了他们的命运 。

\n

1、傲慢下的迟一步失千里

\n

和当年在“成立意旨书”中立下要建立“工程师乐园”的索尼一样 , 摩托罗拉、诺基亚也无一例外有着极浓重的工程师文化 。 在市场荒野期 , 技术成就了他们 , 但也积累起来不可一世的高傲和盲目的固执:自己就代表趋势 , 自己就是对的 。 这在技术差异化走弱、强调市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行不通了 。

\n

诺基亚早在1996年就推出了智能手机概念机 , 2004年内部就开发出触控技术 , 但它一直没舍弃塞班和物理按键 , 当年苹果推iPhone时候 , 诺基亚还嘲讽人家“是个不带键盘的板砖” 。 直到2008年诺基亚才推出触屏手机 , 索尼也是在同年推出首台基于Windows系统的智能手机 , 这距离苹果已差出一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