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止于倾覆之后( 七 )

这意味着 , 5年时间里 , 暴风要保证盈利每年上涨 , 不能融资 , 不能更改股份 , 因此不能给新引进的核心团队发股份 。 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 节衣缩食 , 让暴风无法在版权大战中有所作为 ,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 眼看对手在内容上攻城略地 , 暴风只能做一个“尽职”的播放器 。

“冯鑫是一个很‘正’的人 , 甚至有些执拗 。 ”一名前暴风内部人士形容冯鑫 , “他有商业道德洁癖 , 比如在IPO这件事上 , 他拒绝做妥协或者‘沟通操作’ , 市场上没有第二家公司材料都交了还等那么久 。 ”

在等待上市期间 , 阿里带着9亿美元的注资找了过来 。 暴风管理层内部偏向阿里的声音居多 , 但是冯鑫依然坚持独立上市 。

不过 , 曾经在PC端为王的暴风 , 当时已面临利润压力 。 招股书显示 , 暴风科技净利润开始下滑 , 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584.73万元、3853.75万元和4185.49万元 。 从2011年开始 , 暴风应对了152起版权诉讼 , 补偿费用和赔偿费用接近168万元 。

熬了两年 , 心灰意冷的冯鑫觉得上市可能没戏了 , 内部与阿里的谈判一度深入 。 一天 , 冯鑫去成都参加一个广电总局的会议 , 期间在一个小饭店吃饭 , 脑子里正想着要不要就此答应阿里 。 突然一个电话打来 , 告诉他证监会IPO审批重新开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