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海尔智家启示录:智能化转型拼“智”力,也拼“朋友圈”( 三 )

\n家电巨头的智能进化论:自己干或打群架? \n

单品智能是很多企业入局智能家居的起点 , 但这造成了设备间的连接问题 。 据相关统计显示 , 平均每个家庭与电相关的设备数量超过40个 , 而这40个设备涉及的品牌超过10个 。 由于它们之间是相互割裂的封闭的系统 , 兼容性差很难实现互联互通 。

\n

另外 , 应用场景的局限性也是目前智能家居存在的难题 。 智慧家庭中的细分场景是考验智能家居“人性化”的重要指标 。 只有了解场景和用户需求 , 挖掘更多的细分应用场景 , 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 毫无疑问 , 消费者也更愿意选择覆盖更多细分场景的品牌 。

\n

针对智能家居已有的弊病 , 海尔智家以生态和场景化为抓手 , 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对症下药 。 但要自己做 , 还是联手其他生态平台一起做?成了海尔智家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 , 无法回避的议题 , 当想要做的场景和服务越多元 , 凭一己之力 , 要覆盖全场景是几乎不可能的 。

\n

因此 , 在服务上 , 海尔智家选择了开放合作 , 通过建立生态体系的方式引入海量的合作伙伴 , 构筑起了衣联网、食联网、空气网、安防网等7大生态圈 。 而这种生态圈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智能化体验呢?以衣联网平台为例 , 用户将一件丝绸上衣放进洗衣机 , 机器就能自动识别面料 , 进行个性化洗衣 , 洗完后自动匹配烘干程序;随后晾衣架自动下降挂衣服 , 用手一碰晾衣架就会自动上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