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开始用北斗导航,看北斗与GPS的9大技术区别(13)

\n

北斗的第一颗卫星在2007年4月14日发射升空 , 2012年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发射 , 这是北斗区域网最后一颗卫星 , 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 2013年12月27日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 , 这是北斗正式商用的标志 , 所有的厂商都可以根据这两个文件来开发自己的产品 。

\n

北斗与GALILEO在使用频率上是有竞争关系的(有重叠) , 根据“谁先使用谁先得”的国际法原则 , 中国在 2009 年发射三颗\" 北斗 \" 二代卫星 , 正式启用该频率 , 而欧盟连预定的三颗实验卫星都没有射齐 。 败下阵来 , 失去对频率的所有权 。

\n

\n

上文列举了北斗9点优势 , 当然也没有回避北斗的问题 。 除了国外监控站很少 , 优势与劣势并存的GEO卫星等 , 上面没提到的有:

\n

(1)卫星质量不高 , 寿命比较短 。

\n

GPS 卫星的寿命一般在8年 , 北斗卫星的寿命在5年左右 , 已发射的16颗卫星中 , 已有2颗老旧卫星失效 。 替换卫星的工作都是国家完成的 , 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 。 当前 , 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 , 新卫星寿命已经延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