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 | 喜马拉雅副总裁张永昶:行业还是小众,我们速度要更快( 七 )

\n

主播的内容上线后 , 后台的大数据系统会帮主播做分析 , 我们比较看重的几个数据是:转化率、跳出率、完播率、退单率、分享量 。

\n

先拿跳出率和完播率来说 , 如果大部分人是在前一分钟就跳出了 , 说明这一分钟有问题 。 举个例子 , 我们有个之前在广电工作了十几年的主播 , 他习惯去做那种很长的带音效的片头 , 但用户听这么久还是片头直接就走了 , 所以我们就帮他把这个内容压缩到5秒钟 , 后来他的数据就上升了4倍 。

\n

再说转化率 , 也就是这个节目页面能不能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 , 看它痛点切得准不准 。 当用户付费之后 , 还要去看他是否能持久地听下去 。 有些节目一开始第一二集可能有100万播放 , 慢慢地变成80万、70万、60万 , 持续地在下跌 , 我们会去看这个漏斗的衰减速度 , 如果出现非常厉害地断层 , 这就是内容出现了严重问题需要调整 。

\n

再加上退单率、评论量、分享量等多个维度的数据 , 后台保证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画像 , 我们会按照这个画像去给它分配流量 。 比如一开始先给一级流量 , 能保证数万人 , 如果数据表现好 , 就进入下一个加速池 , 我们再给你一百万流量 , 这么层层递进 。 我们的淘汰率也很高 , 每天喜马都有十几个新内容上线 , 一个新的选题跑了三个小时数据不好可能就直接下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