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是如何一步一步“杀死”Cortana的?( 九 )

\n

首先从智能音箱市场看 , 截至到2017年 , 据eMarketer的统计 , 亚马逊的Echo当时在美国智能音箱市场的份额高达70.6% , 而谷歌的智能音箱Google Home占据了23.8%的市场份额 , 如此巨大的领先优势 , 此时微软进入智能音箱市场 , 除了以价格作为撬动的杠杆 , 似乎没有更有力的手段 , 但问题恰恰出在了定价上 。

\n

\n

其199.95 美元的定价远远高于已经在智能音箱市场立足和领先的亚马逊和谷歌 。 仅以2017 年末的促销季为例 , 当时 , 在智能音箱市场占据优势的亚马逊和 Google 依然还在以49 美元的低价系列音箱抢夺市场 , 其中 , Echo Dot 和 Google Home Mini 甚至会低到 29美元 。

\n

\n

除了价格外 , 在智能音箱的种类上 , 微软与亚马逊和谷歌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 仅以亚马逊的Echo为例 , 在2017年 , 亚马逊Echo系列的产品种类就高达7种 , 到了2019年 , 仅一次就发布了15款Echo系列产品 。

\n

加之亚马逊和谷歌先于微软进入智能音箱市场 , 其生态早已拉开了和微软的距离 。 其中亚马逊在仅截至到2017年第二季度 , 其基于Alex的应用数量(技能)就已经达到了1.5万种左右 , 相比之下 , 这三年来 , 由于缺乏硬件平台的支持(包括登录iOS 和 Android端) , 基于微软Cortana的应用数量仅有区区65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