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淘特"直"入县域,靠短链打拼( 三 )
日用百货是典型的标品,而生鲜食品则涵盖了大量非标品,线上化一度困难重重。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冗长,导致流通慢,品质很难得到保证。中间商为了分摊损耗,向农户压价、在消费侧提价。一位潍坊大蒜种植基地农户反映称,优质的2.8独蒜(大号)经过层层中间商,最后流入线下终端会翻数倍,差价中的90%实际上是摊销运输、仓储与损耗成本。
降低生鲜价格需要缩短交易路径,此前平台扮演分销角色,实际情况并不好。据一位西南地区蔬菜批发商提到,一些生鲜平台采取招标竞价的方式从自己手中拿货,“目的就是让我们相互残杀,他们坐收渔翁之利”。这种内耗非但货品不佳,而且还导致线上、线下价格混乱。
文章插图
分销不是长久之计,而直采直营虽是最好解决方案,但全面考验平台对“产-供-运-销”的运营能力。
日前,淘特解决甘肃苹果因疫情与寒潮滞销值得注意。为了让农民减少损失,寒潮到来前,淘特提前发出预警、提供订单、安排车辆,帮助果农们尽早抢收。11月5日当天,经过官方补贴后,消费者只需花6.9元就能买到3斤,既降低了果农损失,也保证了品质。
日用百货与生鲜食品两大高频刚需品类构成了淘特开拓下沉市场基本盘,而作为淘系电商核心品类——服饰,则面对不同境况。
服装行业单款应季新品大多仅有三个月时间,过了季只能通过打折、特卖实现。一位商家表示,刚刚过去的12月,他已经在准备2022年春季新款了,而过完元旦,就得为2021冬季新款找出路了。
对于品牌而言,线下有奥特莱斯,而线上缺乏一个“品牌特卖”卖场,淘特与拼多多都将成为连接品牌资源与县域市场消费升级的两大平台。
二者差异在于,拼多多亟需借力品牌与高客单价商品实现升维,而淘特品牌服饰直供更多的是拉拢疏远已久的下沉用户,巩固阿里核心电商品牌的粘性。
作为首批入驻的服饰品牌森马,淘特“线上奥莱”与主力渠道天猫形成互补。下沉市场人群规模庞大,网购渗透率增速快,森马提前占领市场,做人群渗透孵化。
结语从需求侧我们看到,下沉市场拥有不俗的爆发力,淘特披露的几组最新数据有助于勾勒县域人群的消费画像。
18-40岁年轻人群订单占比45%;年轻人群新品购买力占三成;县域订单占比七成,且消费订单增长4倍;园艺铲、花盆等用品对比去年增长2139%,家装等用品对比去年订单增长550%,香水、香薰等用品对比去年订单增长543%;
上述数据表明,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县域消费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更追求性价比的消费心理让那些改善生活的商品增长迅速。这或许揭示了接下来下沉市场的新风向——如何赢得乡镇年轻人的心。
元旦前夕,淘特上线“淘特潮品直营店”,主要以淘特直供模式,联合工厂、明星以及潮流IP等,为追求潮流时尚的年轻人群研发、直供性价比潮牌服饰穿搭。
消费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另一个问题是当拼多多与淘特成功打入下沉市场之后,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提升复购与留存或许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细节。
可以想象,当平台在下沉市场建立潮牌与复购之后,供给与需求长期错配的顽疾也将迎刃而解。
【 湖南卫视|淘特"直"入县域,靠短链打拼】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
- 需求方|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建成投入试运营,是中部唯一
- 天猫|阿里架构调整:淘宝天猫大融合,但我觉得淘特成为独立部门是亮点
- 直供模式|县域新需求和淘特新供给
- 湖南|“礼好,国货,”2022湖南网上年货节启动在即
- 十荟团或将失守湖南大本营,迎来最冷冬天|独家| 长沙市
- 淘特|理解阿里巴巴现状的3个关键词
- 板块|淘特、淘菜菜用户达2.7亿,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未来可期
- 淘菜菜|淘特、淘菜菜用户达2.7亿
- 红网新媒体集团|2021年湖南省互联网企业50强在长沙发布 红网新媒体集团等企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