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是电商杀死了实体经济吗?

其实自从淘宝所代表的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后,中文互联网上就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
“电子商务的出现杀死了实体店,摧毁了小市民经济,形成了互联网巨头垄断”
皮总一开始也是持有这个观点的,但是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盲目地带着观点和结论去寻找证据,现在的互联网上为什么杠精很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是一种带有主观特性的生物。
皮总住在武汉,这几年汉口周边步行街,大型商场的门店,确实冷清了很多,而且很多都是旺铺招租的情况。也就是餐饮业比较坚挺,服装店关门的最多。
但是我依然认为不是电商杀死了实体店,真正的凶手是高杠杆的房地产。
换句话说,你只要认定了一件事,你的潜意识就会偏向你的看法,以至于之后的生活里会不断强化这个主观看法,并为之寻找说得通的注解。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是电商杀死了实体经济吗?还是说,只有中国有这个现象呢?
看看隔壁的发达国家日本,日本的雅虎就是最早做电子商务的那一批互联网企业,日本的实体店怎么样?日本的实体店碾压网店!
再看看太平洋那边的世界霸主美国,美国的亚马逊可是电子商务的鼻祖了,就这样,全年的营业额甚至没有中国双十一单日的营业额加起来多,而且纽约的大型商场,百货店,大超市的业绩都连年增长,美国的网店和实体店都活很好。
为啥单单就中国一直有一种声音,一种疑问,一个命题——电商杀死了实体经济,网店干死了实体店?


电商|是电商杀死了实体经济吗?
文章插图
【 电商|是电商杀死了实体经济吗?】

皮总在2017年中美贸易战之前,有一点点思路,但是看得不清晰,现在2022年了,我终于理清了思路,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这个问题。
一.中间商改变了,生产结构和贸易关系也变了
首先,皮总要给大家讲清楚,网购和电商,改变的是生产结构和贸易关系,它并不是增加生产力,它只是在用压缩中间贸易环节的方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很强,做得很大,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电商没出现之前,原来大家就只能通过厂家-省级代理-市级分销商-实体店-消费者等环节,经过这么多贸易环节,再产生了十几层的贸易关系后,最终,你买到了中国的工厂生产的商品。
电子商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生产关系,就以拼多多为例子,拼多多是典型的工厂店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上,为什么拼多多要让你去转发拼单?就是因为他这个平台要整合订单给工厂,工厂才能开工生产,否则没有规模或者规模很小,工厂开工就会亏损。
工厂-电商-消费者,这就是新的生产结构,也是新的贸易关系,中间商的成本被拿掉了,所以消费者拿到商品的价格就大大降低了。
在1990-2010年,这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具体的观念,不知道做一个中间商有多么的赚钱吧,即使是最低一级的小商店或者一个小片区的饮料代理,每年他们的收入都是十几倍于当地平均工资的。
因为那个时候的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而互联网的普及大大消除了信息差。
为什么中间商敢于赚取大额的差价呢?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贸易关系每传递一层所造成的信息垄断,就会产生一次利润,而这些利润最终就会平摊到全国14亿消费者头上。
这可不是皮总瞎编的,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这个理论,后世消费经济学的华裔经济学家黄有光进一步加强了这个信息差产生差价的体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