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回归需求,回归价值本源

编者按:本文作者刘烜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步复苏,新经济领域异军突起,大消费赛道遍布机遇。北交所开市,多层次资本市场愈发完善,地方招商模式也从追政策概念转向本土“链长制”。在疫情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洗牌中,我们不断通过数字化方式升级信任经济模式,通过硬科技实现需求升级过程中的代际替换,逐步回归至需求本源,回归至价值本源。
内容电商,回归买卖需求不知不觉,抖音、快手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巨大的流量红利使得短视频直播平台成功地向电商转型,直播经济为创业者和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多重益处。以内容进行导流,以买卖为落脚点,自始至终,仍然围绕着零售的本质。
零售的本质是通过整合信息流、商品流和现金流,搭建起生产者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的桥梁。过去,传统超市是典型的集“三流”为一身,能够让这“三流”有效运转并提高运转效率和管控能力,就可能是个运营不错的超市。随着产业升级,互联网经济渗透,社会进一步分工,平台模式出现后,包揽了巨大的信息流,比如淘宝,我们可以在淘宝上买到五湖四海的奇珍异宝,品类不再是问题,距离也不再是问题。在数个购物狂欢节过后,我们慢慢发现巨大的信息量中真真假假,海量的评论中水军重重。随之而来的是以内容为主导的直播电商,通过内容打造人设、获取粉丝,通过专业的品类挑选和议价能力重塑信息匹配的价值。于是,内容标签化了客户群体,客户群体可以通过信任某个主播的推荐,买到属于他们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小众产品。
从平台电商到内容电商,我们基于买卖需求进行信任回归,这种回归是建立在数字化和交通基础设施便捷化的基础上。过去,我们喜欢某个街头小店,不单单是因为这家的货好,可能是因为这家的老板娘真诚,推荐的东西实用,没事还可以闲话家常,这样的店面不需要有多好的装修,但来往常常络绎不绝。现在,我们把这种线下的互动转化为线上,去打造信任并享受购物中的社交,网红们帮我们从海量的信息中淘出真宝贝。
经济在发展,需求在升级,但我们需求产生的方式未曾变化——当意识到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有较大的差异时,需求便产生。内容电商将理想状态更立体地展现出来,主播的产品推荐让粉丝们产生认知价值大于付出成本时,消费决策自然会做出。需求在回归的路上,也在数字化升级的路上。
投资市场,回归价值本源在上一轮经济上行期中,得益于资金高周转率和高估值转手率,一批人挣得盆满钵满,尤其是以地产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为代表。围绕着地产为中心的银行、信托充分利用资金的杠杆效应,实现了以一抵十的效用,仿佛只要在这个高速周转站中,大家都能够分到一杯羹。另一方面,打着模式创新旗号的互联网、移动互联行业不断鼓吹估值的泡沫,迅速打造百亿量级的独角兽,创业者不再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孩子,而是一个纯粹的赚钱工具。当政策收紧,市场下行,估值领跑人成了接盘王中王,眼睁睁地看着手上资产缩水,且不得不高买低卖。
上市首日破发,一二级市场价值倒挂,Pre—IPO坑坑不休。我们开始回归价值投资,回归到团队的稳定性、技术的前沿性、盈利模式的可行性,回归到真正的硬科技领域,而不是炒出来的模式创新。硬科技时代是一个代际升级的时代,不需要去过多地创造需求和论证市场容量,因为市场存量已在存在,代际升级是将已有的存量进行升级。比如,新能源换电站的需求量,可以通过一个城市汽车保有量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推测,这些数据是公开的,这个需求量也是公开的,重要的是企业是否具备替换原有产品的能力,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来实现代际升级。我们又回归到需求的本源上,支撑需求升级的核心是硬科技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投资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