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回归需求,回归价值本源( 二 )


在投资市场上另一重要角色是私募投资机构,一次次的资本寒冬,让国内的投资机构彻底洗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投资机构越来越难以生存。在注册制的春风下,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为投资退出拓宽了道路,那些伴随着企业上市的主力投资机构,不仅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盈利红利,也收获了很多产业投资伙伴。企业上市后,成为私募机构的产业LP,走起产业链并购投资的路数。患难见真情,这一轮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合伙人,既救活了一批本土的中小投资机构,又引导着投资方向朝着价值投资回归。
回归本土产业基因,实行“链长制”地方招商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资本市场动向,是各地政府招商的风向标。然而,现实中很多招商是用了北方的土地种南方的橘子,当地政府真金白银地拿出好几个亿,几年过去,只有空荡荡的厂房和冷冰冰的机器,比如没有半导体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的城市硬生生地建立了半导体产业园,且不计较技术的靠谱性,上游没有稳定材料供给,下游没有打开市场,最后很可能只是在当年的招商引资业绩上留下了一笔投资痕迹。
近两年,各地都在关注合肥的投行式招商模式、浙江的链长制招商模式,为什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成长?关键是回归到本土产业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这条方法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指导实践的真理。搞概念,追风口,雷声大雨点小,吃亏的是地方政府,买单的是当地百姓。
合肥模式从未脱离过本土产业特点,从家电产业链到平板显屏产业链,从芯片产业链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在巩固原有产业基础上延伸链条,将延伸的链条中的核心产业再放大,20年的努力实现多点全面开花。链长制更是产业链招商的深度责任制,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部分组成:链主使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能够通过发挥其主导地位,淘汰落后产能环节,引领产业链创新发展;链长则是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员,即在产业招商中,配套一名产业链指导专员,一支产业链招商专业队伍,发挥建链、补链、强链的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推出与产业链相关的产业基金,由社会资本与国有资金相结合,引进与链主相关的产业链创新企业,放入产业生态中。资产端上,新引进的企业下游有明确的订单市场;资本端上,以链主为依托,尤其是上市的链主,投资退出有明确的通道:从而实现项目引入和基金资金来源的双层招商。
一个良性的招商模式必然是回归于本土产业基因,以产业链协同为基础,本土产业为新项目提供市场,新项目升级和替代产业链中的技术、模式,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扶持产业的资金循环,也为后续外部资本进入建立强有力的股东架构和估值基础,实现产业生态的新旧动能转换。
结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疫情交替影响,风口上的概念股已经跌破底线,真正的需求价值却依然坚挺。数字化和硬科技一定程度上让需求本源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而市场投资将回归需求本源并聚焦于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实现需求价值的方式,由需求点到单一项目到产业链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业态。
回归,是一个新起点,未来可期!
【 价值|回归需求,回归价值本源】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