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全面开花 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

2021年,数字人民币推广全面提速,覆盖城市、应用场景、钱包开立数量全面开花;2022年伊始,“数字人民币App上架各大应用商店”冲上网络热搜,数字人民币正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近。专家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潜力巨大。
与当下的网络支付有何区别
据官方介绍,数字人民币 (试点版)App是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面向个人用户开展试点的官方服务平台,提供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通与管理、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与流通等服务。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研发过程的测试阶段,运营机构在试点地区和试点场景扩展的白名单用户可以注册使用。
究竟什么是数字人民币?它本质上是由国家信用担保、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是数字化的现金,与纸钞硬币完全等价。据了解,数字人民币将与实体人民币并行发行,纸钞硬币也将与数字人民币长期并存。央行会对二者共同统计、协同分析、统筹管理。 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启动试点测试,到2020年10月又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6个试点测试地区,范围逐步有序扩大。
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之所以广受关注,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由于只存在付款方和收款方,这种支付方式能实时到账;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和现金一样进行支付。更重要的是,由于实现了可控匿名,商户和第三方平台无权获取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和支付数据,隐私性更高。
那么,数字货币钱包会改变当前的支付生态吗?专家解释,数字货币钱包对于目前的支付环境并没有多大影响,最大的影响就是平时生活中又多了一种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升级了,更方便也更安全了。
资金和个人隐私安全怎样保障
“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收集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则。回顾去年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进程,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相较于去年初以消费红包为主,目前的试点场景愈加丰富,涉及线上、线下场景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参与推广的机构主体有所增加,包括大型央企、线下店铺、传统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参与其中。
据悉,在安全性方面,一方面规范数字人民币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操作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初步完成构建多层次联防联控安全运营体系;此外,还研究新安全技术提升数字人民币安全水平,引入分布式数字身份、零信任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有专家表示,中国移动支付多年发展经验,央行在信息化、数字化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技术储备。并且,此次数字人民币是以不断扩大试点范围的方式进行推进,在可控范围内,不断积累的风险点识别和应对能力,也为日后全面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近期,数字人民币隐私保护问题也引发较多关注。尤其是在越来越数据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了个人数据不宜过分暴露的意识,以确保隐私性和安全性。
【 场景|全面开花 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我们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介绍,数字人民币在匿名性方面采取“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在收集个人信息时遵循“最少、必要”原则,采集的信息量少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同时,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储存与使用。除非有明确的法律要求,人民银行不得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任何第三方或政府机构。此外,近期我国出台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也从立法层面加强了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