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全面开花 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 二 )


试点进展情况如何
目前已累计开立试点场景超亿个,未来落地场景将越来越丰富。来自央行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达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目前,有155万商户支持数字人民币钱包,涵盖公共事业、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和政务等各个领域。
在这些数据背后,人们更关心的是,试点还要试多久?什么时候才能全民用起来?
根据央行发布的 《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在一些地区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实现了不同场景的真实用户试点测试和分批次大规模集中测试,验证了数字人民币业务技术设计及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设计理念的理解。”不过,关于数字人民币全面推广,央行始终没有给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但是提及了下一阶段的重要试点即将展开。据悉,围绕北京冬奥会的食、住、行、游、购、娱、医七大重点领域的支付服务需求,北京将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应用场景,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支付设备,便利境内外公众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2020年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全面深化试点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 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等28个省市(区域)。
(河北日报综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