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别再为“声音变现梦”交智商税
当前,我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上,部分制作精良的有声书(剧)平台收购价可达每小时数千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录制有声书赚钱的机会。新华社采访人员发现,有些商家乘机在网络平台推销各类“声音培训班”。而轻信了0元学配音就能轻松月入过万的学员不仅梦碎,甚至还背上了网贷。(1月11日澎湃新闻)
声音培训班的横空出世,其实有其现实必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职业衍生出来,有声书配音这个行业在这几年处于增长阶段,有声类的产品也一直不断上新。早些年,播音配音类的培训除了专业人士外几乎无人问津,现在这些课程却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零基础学配音”“轻松月入过万”……这样的“诱人”广告比比皆是。
由此有人开启了“声音变现梦”,也正因为急功近利而被围猎。从目标人群来看,培训机构宣称的“低门槛副业”吸引的多是宝妈、大学生等想要借此赚外快的人群,而这些人通常社会阅历都不是很丰富,对门槛低、赚钱多、赚钱快、躺着赚的套路相当受用。再加上“低价课”“免费课”玩命忽悠你听课的“洗脑”操作,前途一片光明的“画饼”让人自甘沦陷在购买进阶课的套路里。
当然,声音培训班的套路不仅仅是卖课这么简单,更深的是对学员进行全链条地精准狙击。培训质量差自不必多说,课程结束后“老师”会迅速解散学员群,所谓的“派兼职单赚钱”“享受专属资源”等承诺根本无法兑现。为了回本就要付费到培训机构大力推荐的新手兼职接单网站碰运气,多轮缴费才能接到单。为了避免熔断,分期付款、网贷等又被安排上。
说到底,声音培训班就是玩命忽悠,就是诈骗。这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当下的形势和监管空白,营造出声音经济的泡沫。当前声音领域与直播带货一样,似乎成了避风港。而且,即便市场监管、教育、人社、网信等多方均认为此类培训班存在虚假宣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问题,但对于应该由何方实施常态化监管并无定论,对于开设此类“声音培训班”应具备何种资质的要求也不够清晰。
【 培训机构|别再为“声音变现梦”交智商税】鉴于此,绝不能任由骗人的声音培训班肆意横行。相关部门应尽快明晰权责,系统施治,不能因为监管职责不清晰影响了治理此类问题培训班的效能。此外,要迅速压实相关网络平台责任,对此类培训班在各大网络平台投放夸大、虚假招生广告,依照消保法、网络安全法等规范对相关平台严格执法。同时以案说法,加大对声音培训问题的宣传揭露力度,避免大众一再被收割“智商税”。(孟伟)
推荐阅读
- 二维码|快递单上二维码千万别扫,消保委实测:都是套路
- 人脸识别|翻转手机自动退出App!工商银行想出新点子:你的钱更安全了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拼多多|难怪网购总比别人贵,原来是“大数据杀熟”了!4步快速解决
- 套路|网购假货多电商卖家透露遇到这3种店铺,最好别下单,都是套路
- 特供|别把“电商特供”的牌打歪了、打坏了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
- 腾讯|告别“搜狗搜索”,Bingo的未来明确了
- 新鲜|经常网购的注意,这几种商品最好别在网上买,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
- 数字|数字人民币App正式上线:和微信支付宝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