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饿了么、美团胜负已分?


阿里|饿了么、美团胜负已分?
文章插图

饿了么与美团熬死其他对手之后成为“平分天下”的外卖双巨头,两者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但是现在饿了么频传裁员,而美团一路挺进本地生活。
文丨BT财经 三木海
2022年1月初,市场报道称近期,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甚至还有饿了么员工确认了裁员说法,称月底业务调整已在发生。随后饿了么辟谣,称饿了么不存在裁员计划,并对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回顾近10年外卖行业发展,从早期饿了么、到家美食会到百度外卖和美团,再到目前的饿了么和美团称霸外卖行业。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退,本身就依靠于互联网行业而发展壮大的外卖行业又将何去何从?本文将试图通过中国外卖行业概况、中国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和中国外卖市场行业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外卖行业发展的前景。
外卖行业为什么突然崛起?

  • 【 阿里|饿了么、美团胜负已分?】外卖行业“三国杀”
早期,外卖市场以电话外卖为主。餐饮商家为满足消费者的即时用餐需求,提供电话订餐服务。但受限于送餐的时效性和生活水平的缘故,电话订餐模式并未大面积普及。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崛起,外卖行业依靠着互联网的便通,如零号线、到家美食会、点我吧、易淘食等竞争者逐渐增多,但是都较局限于当地且各竞争者之间差距不大,市场整体规模相对较小。而当时饿了么因为成立时间早发展速度快,成功的占据了当时市场较大份额。2011年,美团通过重点强调终端用户和店家的战略方针,以高效低费用的运营管理销售团队为辅,持续扩张外卖市场份额,并同时上线外卖APP,成功进军外卖市场。
2013年,资本开始大举进军外卖行业,各平台开启烧钱模式以期望迅速占领市场。最初饿了么通过巨额的补贴优惠手段扩展大学生市场,美团随后成立美团外卖。而后各平台为快速挤占餐饮外卖市场份额,进行低价竞争,通过高额补贴来吸引消费者和餐饮商户入驻。在2014年,美团开始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战略。与此同时,百度下场外卖市场,并于当年年末成功占据接近10%的市场份额。2015年,阿里开始入局外卖行业,多次入股饿了么。自此,资本支持、烧钱模式下的外卖市场呈现出饿了么、美团和百度外卖三足鼎立之势,据统计三家平台市场份额占比为86.5%。
2017年8月,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中国外卖市场进入“2+N“的局面,饿了么和美团两者共占据外卖市场份额超过90%,剩余则被专属平台如宅急送、麦乐送等占据。
2018年4月,饿了么成为阿里全资子公司,被并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体系。百度外卖并入阿里旗下,并易名为饿了么星选。同年9月,美团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敲钟完成IPO。
2021年7月,市场消息宣布字节跳动下属抖音成立心动外卖,相关外卖业务仍在测试阶段。
  • 外卖市场万亿规模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为3.2万亿元。2019年和2020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分别为4.7万亿和4万亿,同比下降已达到近17%,而2025年至2019年期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9.5%。根据券商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8%。根据券商数据显示,2021全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恢复到4.7万亿元的水平。据辰智咨询与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预计,中国餐饮未来5年收入增速约为6%~8%,未来两年内有望突破5万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