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饿了么、美团胜负已分?( 二 )


中国餐饮外卖行业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经过资本加持和市场潜力迅速挖掘。根据市场数据显示,外卖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6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7%。2020年全年中国外卖行业渗透率超过16.5%。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从2011年的0.63亿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4.56亿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18.6%。

  • 外卖——线下三端网络
外卖行业主要由线上平台、店家、骑手和终端用户四部分组成。在四方参与的商业模式下,线下三端网络密度效应(即网络的价值与连接用户数的平方(N^2)成正比关系)明显,店家、骑手和用户作为线下三个组成部分,通过线上平台构建起了商业闭环。终端用户通过线上平台获得店家选择、骑手达成快速配送;店家通过线上平台获得终端用户流量支撑和足够多的骑手保障高效配送;骑手通过线上平台获得订单配送以确保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线上平台提供给线下三方的服务质量越高、可供选择的外卖商家越多,骑手配送速度越快,平台反馈速度越快,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就越高,从而有更强烈的意愿点外卖。下单越多,商家盈利越多,骑手接到的送单越多,赚的钱越多。一方的效率高、满意度高、粘性高都会促进其他方的收益,正常运营过程中,会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多方共赢。
线上外卖平台扮演连接、沟通、协调、配合、促进,同时又在其中盈利的关键核心角色,对接线下的商家、骑手和用户三方,基于平台自身具备的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匹配骑手、餐饮商户、消费者并计算三者之间的最短距离,实时追踪配送信息与订单,以最短时间和最低成本为消费者配送产品。平台的收入来源于佣金和广告:佣金:包括商户流水抽成、数据服务收费、物流配送收费及餐饮商户服务费用等;广告费:商户为了获取靠前排名带来的高曝光度与高流量,通过竞价购买特定排名位置。此外,APP界面上开放的广告位也会收取广告费。
外卖骑手负责外卖餐饮配送工作,是整个订单流程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配送时间、效率与配送服务方式、态度等方面直接决定了用户体验,是平台配送触达到客户的最关键的体现。外卖骑手招聘门槛较低,无学历、专业等硬性要求,且薪资超过众多基础性岗位,因此吸纳了众多低学历、身体素质较好的中青年人群。外卖骑手分为两类:平台自建配送团队,该模式下外卖员经过适当培训且通常仅专注某一外卖平台外卖业务,时效性和服务质量更高,用户体验更好;众包平台共享骑手,即外卖平台共享外卖骑手,通常共享骑手的工作时间较为自由,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且空闲时间少,配送所需时间长,时效性较差,用户体验相对较差。
饿了么美团两雄争霸
  • 饿了么、美团哪家强?
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显示, 2021财年,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收入为315.37亿,同比增长24%。2022财年第1季度营业收入为87.57亿,2季度营业收入为95.13亿,同比增幅为8%,增速明显放缓。营业收入占比方面数据显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在2022财年第2季度占总营业收入低于去年同期的5,7%。
根据券商数据显示,美团餐饮外卖业务在其2021年前三个季度期间,收入同比增长为116.8%、59%和28%,分别为206亿、231亿和265亿。日均交易笔数分别为3230万笔、3890万笔和4360万笔,同比增长分别为113.5%、58.9%和24.9%。
  • 饿了么市场份额和用户方面数据均弱于美团
目前,饿了么和美团占据了中国外卖市场份额超过90%。券商数据显示,交易额方面:2020年2季度美团外卖交易额为饿了么的 2.7 倍,并且逐年挤压其他平台份额。餐饮外卖时长方面:美团占比 68.2%,饿了么占比 25.4%,其余平台占比 6.4%。用户粘性、日均启动数方面:美团外卖的用户粘性为 23.15%,而饿了么的粘性为 22.56%。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方面:饿了么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分别为8.73和5.54,美团人均单日使用次数和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分别为11.87和5.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