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王 揭秘秦始皇陵何时才能打开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
但是,面对着秦始皇陵这样的世界级瑰宝,国内不敢挖,国外考古界也不敢挖,这就像一个太监守着一个极品美女,而不能一亲芳泽,那种煎熬该是多么的痛苦!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陵墓四周都是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完好无损和这道宫墙有很大关系 。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 。
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 。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
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 。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
“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 。
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 。《史记》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初步得到证明 。
宫内水银防腐防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 。
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和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 。
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 。”刘士毅说 。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 。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只有东、西两条墓道 。而从商周到汉代,帝王墓道通常为东南西北4条 。这一新发现引起专家极大关注 。
曾经有知名媒体报道称,考古学者使用钻探方法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 。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 。
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 。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但是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应为4条 。
为什么不将秦始皇的陵墓挖掘出来呢?
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好的保存技术,把挖出来的东西完整保存下来 。兵马俑就是技术不够而掉色了 。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 。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 。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 。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像其中的关联之处 。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 。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 。
推荐阅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揭秘千古迷团:12个远古文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
- 揭秘: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 揭秘卫子夫是如何追逐皇帝的爱好和趣味的?
- 揭秘七大圣结义为何孙悟空要排在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