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打仗的?看完你就不相信电视剧了!
关于古人怎么打仗的问题 , 恐怕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来自于电影电视剧或者演义小说(以《三国演义》、《水浒传》为首) 。两军对垒 , 然后双方的首席指挥官出来单挑 , 不管带了多少士兵 , 他们都不参加战斗 , 主要任务就是打输了抢尸体 , 打赢了趁势追杀 。稍微有脑袋的人一想就知道这玩意儿不对 。如果都这样打 , 那士兵的作战能力和数量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了 , 胜负的关键只在于首席指挥官单兵作战能力的高低 , 那举全国之力培养一个武术冠军 , 带一群小孩子就能天下无敌了 。那么古人是怎么打仗的呢?打仗有什么讲究呢?我们得从周代开始讲 。
为什么是周代开始而不是夏商开始呢?一是因为夏商的时候军队建制极不发达 , 所谓的打仗差不多就是临时聚集一帮子人打群架(大部分是奴隶 , 做农活是一把好手 , 打仗倒不见得) , 不管是涿鹿之战还是牧野之战 , 只不过是参与打群架的人更多一些而已 , 主要武器就是三样:板砖钢管西瓜刀(在重庆就是板凳钢管西瓜刀) 。二是因为夏商的历史记载太玄幻 , 动不动就是神仙神兽出来跟凡夫俗子玩儿 , 活生生把好好一场战役写成了《指环王》 , 听上去就不太可信 。到了东周春秋时代 , 各个诸侯的实力发展得差不多了 , 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力参与到战争中了 , 并且有些脑瓜子灵活的家伙开始发现打架也要讲策略了 , 中国正儿八经的战争才算开始从打群架走向打仗 。
跟谁打呢?肯定不能跟周天子打 。你要是打周天子 , 你就是造反 , 要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围殴 , 结局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悲惨世界》 , 只能挑单个诸侯国来打 。打之前 , 你要派秘书先写一封公告 , 主要内容如下:某年某月某日 , 你丫在参拜天子的时候放了一个屁 , 放完了不但不道歉还偷笑 , 这是对天子的极不尊重 , 连我这样的老好人都看不下去了 , 所以我要讨伐你!这封公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三个:1、你不对;2、我帮周天子出气是正义之师;3、其他诸侯国你们听好了 , 谁帮他谁就是反对周天子(这个帽子扣得很大) 。然后双方约定时间 , 选一个开阔地准备打仗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万一约定时间到了一方不出现咋整 。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发生 , 因为那时候的人对“信义”看得比什么都重 , 可以打不过 , 但是绝不可能丢面子 , 否则今后在江湖上就混不下去了 , 要遭到全人类的唾弃 。而且那时候没有这么复杂的移民政策 , 一旦国君丢脸了 , 有正义感的国民就会搬到其他国家去 , 国力就会大大削弱 。
第二个问题就是 , 为什么要选择开阔地 。那时候没有骑兵(我在以前的文章说过 , 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 , 中原大地才开始有骑兵的) , 打仗主要靠战车(步车结合 , 跟现在的坦克战法差不太多) 。如果没有开阔地 , 这个仗就不用打了 , 因为战车根本去不了 。战车的配置一般是三个人 , 一个人拿着弓箭负责远距离狙杀 , 一个人拿着长戈负责近距离搏杀和清除障碍 , 一个人负责当驾驶员 。驾驶员身上只有一把短剑 ,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他亲自动手杀敌 , 轮到他动手的时候 , 战车基本上已经被干翻了 , 他的短剑除了自杀之外没有别的大用处 。车兵一般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 但是步兵的素质就堪忧了 , 一般由农民或者奴隶组成 , 他们克敌制胜的方式还是最古老的传统——打群架 。
打仗之前双方列好阵势 , 但是不是某些人说的一字平面展开 , 因为这样的阵型没有厚度很难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 。所以当时排的是方阵 , 而且不能太密集 , 车与车之间要留下足够的间隙 。这个间隙的作用就是双方冲锋的时候 , 让对方的战车通过的 。为什么要给对方的战车留间隙呢?双方的战车以高速冲向对手 , 然后车上的士兵用戈戳人或者砍人或者砸车 , 一个冲锋之后 , 双方掉转车头摆好方阵继续冲锋 , 直到某一方认怂为止 。如果不留间隙 , 这就不是打仗了 , 是对撞 , 谁都舍不得——战车很值钱的好伐!打仗的时候 , 首席指挥官是不用上战场的 , 他的作用就是站在一杆特别的大旗子下面 , 麾或者纛 , 除了判断战场形势之外 , 目的只有一个:“兄弟们 , 哥哥我在这里 , 哥哥没跑 , 哥哥始终跟你们在一起!当然 , 谁特么怕死 , 哥哥也看在眼里哦!”那时候没有无线电没有信号弹 , 所以指挥方向的是旗子 , 指哪儿打哪儿;发布命令的是乐器 , 击鼓进兵 , 鸣锣收兵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
- 金庸笔下表哥都是高富帅负心汉 是影射徐志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