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毒誓不可信 乾隆为什么忤逆雍正生前旨意?
咱们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 , 认为皇上开了金口 , 就是玉律 。有故事传说唐朝时节 , 湖南有个在长安做官的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 , 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 。皇上那天出来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 , 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 , 那湘籍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 立刻“谢主隆恩” 。据说皇上非但没有办他捉弄之罪 , 而且兑现承诺 , 不再收澧州粮米税收了 。此种佳话多矣 , 可信度有多高呢?雍正的金口就信不得 。雍正不但空口无凭 , 他信誓旦旦写的保证书 , 甚至他指天画地发的毒誓 , 也多半不可信 。
雍正初年 , 湖南有个小秀才曾静 , 不知道哪根神经短了路 , 突然想起造反来了 。他听说岳飞有个后代名岳钟琪者 , 在川陕当总督 , 权力很大 , 而且拥兵十万 , 他就臆想开了:岳钟琪是民族英雄之后 , 而所谓民族英雄者 , 实是汉民族之英雄 , 只会忠汉统 , 不可能忠满统的 。在这臆想推理中 , 他写了一封造反信 , 效仿骆宾王骂武则天 , 骂雍正弑父杀兄 , 夺母占媳……总结了八罪十罪的 , 总之是把雍正骂得一团糟 , 简直不齿人类 , 狗屎不如 。
曾静这案子几乎众所周知 , 不说也罢 。有意思的是 , 雍正对这案子的处理出人意料 。也许严重的问题确实是教育群众 , 雍正把曾氏进行一番思想改造 , 硬把他给“教育过来”了 , 不杀他了 , 而且派遣曾氏到全国各地去宣讲政策 , 现身说法 。犯了如此造反大罪与骂君大罪 , 每一罪都够曾氏死一千次 , 难道真不杀了吗?不但曾氏惶惶不可终日 , 而时人也是多有疑心的 。这时候 , 雍正放下身段 , 向曾氏、向群众写起保证书来了:我发誓 , 我绝不杀曾静 , 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
这话放在雍正时是天宪 , 放在其子乾隆时是祖宪 , 都是铁书写死了 。看来曾氏应该是“改了就是好同志”的了 , 睡到自然醒、活到自然死没什么问题的了 。然而 , 言犹在耳 , 乾隆一上台 , 就完成他老爹没完成的“恨事” , 把曾静拉到菜市口 , “咔嚓”一声割了头:“曾静大逆不道 , 虽处之极典不足蔽其辜!”切齿之状 , 宛然在目前 。
誓言大概也是分档次的 , 根据兑现的自觉程度 , 也许可分为诺言、誓言、毒誓吧 。骗你是狗狗 , 骗你天打雷劈……这样的誓言才有点发誓的样子 。雍正给曾静吃的那颗定心丸 , 介于诺言与誓言之间 , 采信度不高 , 也是自然 。可是 , 雍正发了毒誓 , 就一定可信吗?未必!雍正接康熙之班 , 有所谓“传位于十四子”的野史传说 , 这个事情真确与否 , 实难断言 , 但是 , 雍正上台 , 靠的是年羹尧与隆科多等几个心腹大臣 , 那是连雍正也承认的 。年羹尧对雍正恩莫大焉 , 要是市民之间的话 , 雍正早该垂泪下跪 , 对着年氏谢“再造之恩”了 。确实 , 年氏对雍正不但有扶植之恩 , 而且有保其江山之勋 。雍正初登大位 , 青海发生叛乱 , 年氏奉命出征 , 一举平息 。年氏南征北战 , 为雍正尽犬马之劳 , 雍正对他感恩戴德 , 非比寻常 。
年氏有次又要出征 , 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什么风声 , 有点踌躇 。雍正见之 , 不是臣子向皇上表忠心 , 而是倒了一头 , 皇上向臣子发誓了:“尔此番出征 , 朕实不知如何疼你 , 方有颜对天地神明也 。”看看 , 拿天拿地拿神明说话了 , “不但朕心倚眷嘉奖 , 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倾心感悦 , 若稍有负心 , 便非朕之子孙也 , 稍有异心 , 便非我朝人民也 。”读到这段话 , 老实说 , 如果不是那一口一个朕字 , 那么 , 没几人相信这是皇帝在说话 , 倒像山野草民市井小民在那里赌咒:我肯定不会对不起你 , 如果对不起你 , 我当你的儿子;如果我的儿子对不起你 , 那不是我养的儿子 , 是狗娘养的儿子!他不但将自己拉在誓言里 , 而且将全国人民都拉在誓言里 , 而且将子孙万代都拉在这誓言里 。这都是当着天发的 , 当着地发的 , 当着三尺头上有神明发的 , 实在不是一般的誓言了 , 是很毒很毒的毒誓了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