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文章图片

为了能够维持侵华战争 , 日军盯上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 , 并于1941年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了空袭 , 从此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
在美国强大工业面前 , 日军很快再次败下阵来 , 不仅没有获得物资补充 , 反而又造成了新的资源消耗 。
为了抵制美国的进攻 , 日本政府开始从中国战场抽调大量的兵力和物资 , 这时物资本来就不丰裕的驻华日军更是陷入了绝境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文章图片

抗战末期的鬼子——饥肠辘辘
到了1944年 , 随着国际国内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 , 日本侵略者从根据地掠夺资源的能力越来越弱 。
他们只能龟缩于大城市要塞和碉堡炮楼中 , 使他们占领区域内的物价不断地飙升 , 面包、烟卷、白糖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 都上涨了几十倍 , 甚至上百倍 , 不仅给占领区的百姓带来了极大困苦 , 同时也使日本占领军苦不堪言 。
战争的初期 , 侵华日军的口粮以大米为主 , 但不久就开始掺入大豆、小米等杂粮 , 供应量也急剧减少 , 后期更是断绝了大米供应 , 以土豆作为主食 , 并称其为“代用食”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文章图片

副食品质量也逐渐降低 , 一开始供应猪肉、牛肉等食品 , 到后期只能提供南瓜、酱菜等素食 , 士兵的营养水平随着战事的拖延直线下降 。
因为在日本军队发展过程中 , 后期保障一直是个被忽略的问题 , 大部分日军的所需的物资 , 都需要在当地掠夺 , 在没有资源可以掠夺的情况下 , 日军面临的不仅仅是战斗的问题 , 而是更致命的生存问题 。
对于高级军官来说 , 粮食短缺对他们影响并不大 , 因为日本军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 所有物资由长官进行分配 , 对士兵口粮进行稍微的克扣 , 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虽然食物不丰盛 , 但基本上还能填饱肚子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文章图片

但对普通士兵而言 , 这个影响是致命的 , 特别是刚入伍的新兵 , 他们不仅要遭受长官的剥削 , 还要忍受老兵们的欺压 。
每天分配的食物根本不够糊口 , 更别说每天军事训练的体能消耗巨大 , 一些士兵被迫用食堂的残羹冷炙充饥 , 甚至利用站岗的机会 , 去营地外面寻找充饥的食物 。
日军|抗战末期的日军:给地主做劳工获得报酬,拿步枪换八路的白面
文章图片

为了生存 , 日军开始用武器换食物
为了能够活下去 , 一些日军士兵开始放下皇军的尊严 , 和驻地周围的老百姓甚至是抗日武装进行交易 , 用武器弹药来换取补给 , 甚至有的日本士兵跑到地主家中当长工换取一日三餐 。
1945年在北平的八路军代表就曾经设置一个办事处 , 专门与日本守军进行交易 , 子弹、步枪等武器换取多少大米白面都有固定的标准 , 双方各取所需 , 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 。
在河北地区 , 一支日军小队因为补给中断 , 便打算到当地的维持会长家中进行抢掠 , 结果因为体力不支 , 反而被维持会的武装狠狠揍了一顿 , 最后维持会长让他们把重武器留下 , 以换取猪羊等肉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