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战争能够摧毁我们热爱的国家,能够摧毁和谐稳定的社会,也能摧毁无数人的人生 。如果我们不想办法结束战争,那么战争早晚有一天会结束我们 。
在战争年代,流血牺牲的人太多,多到烈士纪念碑都记录不完,一代又一代人不停传唱也唱不完 。
那些英勇无畏的勇士们,或是浴血奋战,在战场上厮杀;或是隐瞒身份,游走于地下,为我党争取可靠情报;或是游荡世间,为战争的早日结束贡献星星点点的力量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文章图片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1934年时,日军便将这里划为军事禁区,并在此地设置了重要防守工事 。这里与苏联边境接壤,因此,日军设置这个军事要塞的目的是防御苏联的进攻 。
天长山要塞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里面的重重堡垒加上天险,让它成为亚洲最大的要塞群 。苏军曾多次派兵攻打此地,但一直没有进展 。且每次对阵,苏军都死伤惨重 。
为了早日拿下这一地区,苏军想用火炮攻击,以免造成无畏的士兵伤亡 。可这样一来,要塞中的妇女儿童便会无辜惨死 。为此,苏联本着人道主义的情怀,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思来想去,苏军想到了劝降日军的策略 。那应该找谁去劝降日军呢?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文章图片

正在物色人选的时候,有人提到:嘎丽娅会说日语!此时,苏军的目光就落到了嘎丽娅身上,并表示希望她能够出面与日军沟通 。
当嘎丽娅的母亲得知苏军的请求之下,泪如雨下地拒绝了 。她的母亲深刻记得日军侵略中国时犯下的罪行,她能想到残暴无情的日军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女儿 。
她不想让女儿去劝降,她千百万个不愿意 。可是,年轻善良的嘎丽娅却轻声安慰母亲:没事的,要塞里面还有我的日本同学呢,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文章图片

许是觉得自己有苏军的保护,嘎丽娅十分淡定 。她准备妥当之后,就随着苏军一起上山劝降了 。
三次劝降,最后却永别于世
为了放松日军的警惕,苏军只派了4名士兵随从嘎丽娅上山 。劝降向来高傲的日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嘎丽娅的劝降工作前前后后进行了三次 。
第一次劝降时,日军见到举着白旗的女孩和4名士兵,在确保没有其他人跟踪后便放松了警惕 。对于嘎丽娅的劝降,日军无动于衷,甚至觉得有点可笑 。于是,第一次劝说无果后,嘎丽娅和四名苏军士兵安全下山,返回安全区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文章图片

许是感觉肩上使命重大,再加上日军未对自己做出什么非份之举,这让嘎丽娅的胆气更加充足 。不久后,嘎丽娅和苏军士兵再次上山,继续劝降 。
这一次的苦口婆心,让嘎丽娅等来了她想要的结果 。劝降结束之际,日军同意在下午3时缴械投降 。为此,嘎丽娅十分兴奋,她觉得自己成功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随后,嘎丽娅和苏军士兵兴高采烈地下山,通知苏军这一消息 。
苏军闻讯后也是非常欣喜,准备着下午的受降仪式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日军的阴谋正在谋划,就等着他们入瓮 。
嘎丽娅|17岁的嘎丽娅,上山劝日军投降却被拖入山洞,找到时只剩一块头巾
文章图片

下午三时之前,嘎丽娅和苏军便上山了 。他们兴致冲冲地准备接受日军的缴械投降,却毫未发觉危险正悄然降临 。
第三次上山,嘎丽娅和苏军刚到山上,日军便发动袭击,击毙了嘎丽娅周身的苏军士兵 。随后,一群日军将嘎丽娅粗暴地拖进山洞,对其百般折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