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要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形象出入最大的人物,莫过于曹操了 。《三国志》中的曹操是三国第一主角,虽有阴狠之处,但总体形象是平定天下大乱的杰出英豪 。
而《三国演义》采取“尊刘贬曹”的原则,将蜀汉分支作为全书主线来讲,重点突出刘备以德服人、以德行天下的君王轨迹 。主因是《三国演义》诞生的背景是在元末明初,蜀汉合乎正统,有唤醒民族之义 。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形象有失偏颇,它凸显出曹操乱世之奸雄的一面,而对曹操慷慨悲歌,体民生之凋敝的悯世情怀着墨不多,不过侧面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复杂的人 。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文章图片

曹操生性多疑,以为华佗是来谋害他的,于是选择处死华佗,结果两败俱伤,一代名医就这么突然谢幕,而曹操也错过治疗时机,最终不治而亡 。倘若曹操能够听从华佗的建议,也许三国后期的历史可以重新改写 。错留一人
曹操错留的这个人,必然是刘备 。刘备在三国前期,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以织席贩履为业,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骁勇无比的关羽和张飞,实力弱小,被很多诸侯看不起 。
但刘备是个心存大志的人,他以匡扶汉室的名义不断积蓄力量,其为人之勇毅,要远甚于汉末其他诸侯 。更为关键的是,刘备懂得收买人心,比如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摔阿斗向赵云表诚心 。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文章图片

这样一个人,论才能智谋,是可以和曹操相匹配的,但曹操选择放过他 。事情源于刘备被吕布算计丢掉徐州,走投无路之际只能投奔曹操 。曹操见刘备才识非凡,遂收留了他 。
曹操看得出刘备不是池中之物,却没有趁其羽翼未满时杀掉,反而选择留下来,以青梅煮酒论英雄 。其中的考量就是曹操是个政治家,不是野心家 。
什么是政治家呢,就是所求功业,不仅是满足自己的私欲,更重要的是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说白了就是要心中装着天下,装着黎民百姓,曹操是这样的人,刘备亦是,他俩惺惺相惜 。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文章图片

错信一人
曹操最不该信的人是司马懿,司马懿这个人不简单,他在三国前期不显山不露水,只是个平平无奇的谋士,他最初并不想投奔曹魏,是在曹操的强迫下出仕的 。
出仕曹魏后,司马懿被任命为文学掾 。看官职就知道是不受重用的 。那么曹操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他看得出司马懿是极有野心的一个人,如果委以重任,将来必定是个大麻烦 。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文章图片

同时曹操是个惜才的人,司马懿聪明过人、博学洽闻,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可以轻易让其埋没呢,所以曹操想出的办法就是不重用司马懿,结果事与愿违 。
司马懿在曹丕那儿得到重用,曹操也曾警告过曹丕,说司马懿鹰视狼顾,是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人,一定要提防 。但是曹丕显然没听进去,因为司马懿的智谋可以帮他夺取权力 。
曹操|曹操五大错:错睡一人,错杀一人,错留一人,错信一人,错放一人
文章图片

之后的事情一目了然,司马懿经过魏国三代皇帝的辅佐,到魏王曹芳时,在魏军内已经经营有余 。他通过炸病,让政敌曹爽疏于防范,遂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得魏国大权,他的孙子司马炎进而取代魏国,成立晋国 。错放一人
说到错放的一人,肯定是关羽 。曹操是十分看重关羽的,早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虎牢关前,曹操就对关羽的非凡武艺惊叹不已,更看重其对刘备的忠心不二 。所以一直想找机会将关羽纳入麾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