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

历史是什么?胡适说“实在是一个狠服从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顺的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 。实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 。”胡适认为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随便涂抹 。
这自然是不确切的,毕竟历史自有其真相,或许一开始会被掩盖,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会显露出本来的面目 。
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三、衣带诏书争权夺利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汉献帝不堪受到曹操的挟制,亲自赐给了国舅董承一封衣带诏,让他起兵反抗曹操,解救自己 。
恰恰是这个衣带诏说明了董承的伪善,因为在历史上没有任何的记录说明皇帝给了董承这一封衣带诏,当时汉献帝年纪很小,经历过董卓、李傕等人的叛乱后,汉献帝现在做事更加谨小慎微,生怕被这些武人一刀杀了 。
当时曹操已经是大权在握,汉献帝若是稍微透露出一点反抗的意思,说不定就要招致杀身之祸,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献帝怎么敢写衣带诏呢,若真有指示,最多也就是口头上说一下,绝对会避免留下证据 。
因此这个衣带诏大概率是董承自己编造的,目的就是为自己争权夺利,反抗曹操找到了一个大义名分,毕竟当时汉献帝是在曹操的手上,若是反曹便要落下反汉的骂名 。
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董承劝王子服和他一起行动时,也是以吕不韦自况,要知道吕不韦在历史上正是专权擅政的代表人物,所以董承所谓的解救皇帝也无非是觉得汉献帝“奇货可居”罢了 。
四、历史总是容易被涂改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长的历史,在这几千中,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很早开始,中国就有了专门记载历史的人,在孔子以前历史只有官方才能编修,孔子之后,民间修史开始成为潮流,不过在私人记载历史时,往往容易出现错漏之处 。
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毕竟历史确实是很容易被涂抹编造,无论是历史事件也好,历史人物也罢,只要有心人愿意,总是能够颠倒是非黑白,把那大奸大恶之徒变成大仁大义之辈 。
董承的所作所为无疑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而不是罗贯中所说的忠君爱国,不过《三国演义》比正史流传更广,受众更多,几千年来,董承就这样被罗贯中吹成了一个英雄,受到大家的崇拜,不能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哀 。
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
文章图片

小结:
【三国|此人才是三国最伪善的人,却被罗贯中“吹捧”,今仍被当英雄供奉】参考资料:《实验主义》 《三国志》《三国演义》《后汉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