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互联网公司掀开黑箱幕布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加深,如何保障用户的权益、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成为互联网行业必须思考的事情,而对算法的修正、让算法走向“中性”,则是对这一问题考虑过后的相应体现。本篇文章里,作者就互联网和算法的关系等方面做了阐述,不妨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互联网公司正在掀开盖住黑箱的布。
8 月 23 日,新浪微博官方发布公告,首次透露了热搜的算法机制,该公告称,热搜算法会根据搜索量、发博量、互动量、阅读量等数据指标,每分钟计算一次所有热搜的综合热度,取前 50 名展示。
一直以来,微博热搜被视作公众舆情的晴雨表,受到大量关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却不为外界所知,这也导致,许多突发事件热搜条目的波动本身,也就是所谓「对事件关注的关注」引发了许多讨论,按照新浪方面的说法,公布热搜规则的原因,是为消除疑惑,澄清「花钱撤热搜」、「花钱压热搜」等不实传言。
公布算法规则的企业并非只有微博一家。滴滴在早前曾陆续披露平台的算法规则,比如针对司机端抽成的规则算法,以及面向司机的派单规则等等,还有美团外卖近期主动公开了配送「预计送达时间」的算法规则:总共四个时间,一个模型预估时间,以及三个保护时间,通过三个保护时间,避免了模型学习骑手行为带来越来越快的循环。
是的,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都与互联网平台息息相关,在背后统筹调度却又面目模糊的「算法」,也成为了公众语境以及监管政策中被高频提及的词汇——就在 8 月 27 日,国家网信办最新发布了一份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过去被人们普遍认为装在黑箱中的算法,似乎正在公开透明的趋势中逐渐「祛魅」。
一、为什么算法和互联网行业有着天然关联?被大家熟知的这些互联网平台基本都是在近 10 年内,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才发展起来,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微信、支付宝等十亿级用户体量的平台自不必说,近年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崛起,成为娱乐消费的国民级平台。
出行服务上,根据滴滴招股书,滴滴在中国的年活跃用户数近 4 亿,2021 年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日均交易单量 2500 万次。
外卖服务上,据经济观察报,外卖行业的用户规模从 2016 年的 0.63 亿人飙升到了今年的近 5 亿人。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产方式,而在这其中,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有很多,比如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等,但是让整套系统高速运转的核心在于「算法」。
以外卖行业为例,算法解决了订单各个环节中的「5W1H」,哪个骑手去取哪位顾客点的哪家餐厅,以什么路线配送更近,配送时间多久等等,不一而足,智能高效的算法让超大规模调度和最优运筹成为可能。
不过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不少相伴相生的新问题。
例如,商家、用户、骑手之间的责任区分不够明确,商家出餐慢了或者包装有问题,用户的投诉和差评可能会扣骑手的钱,又比如在供需高峰出现爆单,骑手被分派太多单,外卖平台的一些后台设计不够弹性,仍然一刀切要求骑手在规定时间送到,最后各方都不满意,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纠纷。
数字平台本质上是一种协作机制,不同平台上面串起了多种社会角色,比如用户、司机、外卖员以及快递员等等,这就需要规则和标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保持整个产业有条不紊的运转,与其称之为算法,不如称之为一整套的协作规则。
推荐阅读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内衣|电商家坦言这5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