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天天约谈、日日整改,互联网要“凉”?看完这篇不再焦虑和迷茫( 三 )
在以前互联网还是高科技行业的时候,我们适当的借用一些境外资金发展技术没有问题。但现在互联网已经是民生相关的行业了,肯定不能让境外的资本操纵互联网,这也就不难解释了最近一系列的监管动作。
互联网是不是要凉凉?????
看完一个变化和两个问题之后,很多童鞋可能会觉得既然红利也没了,国家还要大力监管,互联网岂不是要凉凉?这也应该是很多小伙伴们焦虑的源头,但是学姐觉得完全不会。
既然已经是涉及到10亿人的民生相关行业,那么国家后续还是会发展的。在十四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到了,未来5年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要加大,从现在的7.8%提升至10%,几乎等于要把占比提升近30%,这还不考虑我国GDP大盘的增长↓
文章插图
既然都要占到我国GDP的10%了,那肯定不能是法外之地,也不能被境外资本控制的。所以,互联网肯定还会发展,但具体往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行业内的个人应该怎么去判断和选择,这就很有讲究了,学姐个人对互联网人的未来有三点建议。
三、三点建议在给建议之前,先明确一个基调,如果你是想来互联网“暴富”的,学姐会说首先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其次这样的机会后续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大家就不要指望上市之后股价翻800倍了,翻个0.8倍也不错了~
如果你还想留在互联网,要么就是对行业真的有爱,要么就是把其作为一份工资相对较高的普通打工。如果你的心态符合这两项其中之一,那么就可以看看以下这些建议:
1. 选择“高科技”公司/领域这里的高科技有两种,第一种是真正的硬核高科技,第二种是能将技术应用出价值。
真正比较硬核的高科技行业很好理解,就比如国家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到数字经济要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VR和AR等,确实相比网游、电商、送外卖等更有硬核一点。当然这些行业是有一定的垂直性,也有门槛,贸然转去这些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不一定会好,当然已经在这些行业的小伙伴可以坚定一下自己的信仰了。
第二种就是能将技术应用出价值。也就是腾讯那句“科技向善”的口号,且不论腾讯是不是真的做到了,这句话肯定是很正确的。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要怎么用好就要看使用技术的人了。
比如我们可以把算法应用在提升供需匹配的效率上,也可以挖空心思去做大数据杀熟;可以去优化未成年防沉迷系统,也可以去优化网游,让未成年玩家更沉迷、更容易氪金;可以把微博用于救灾或者传递正能量,也可以用算法控制热搜上展示一些标题党和明星八卦。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只是在想着怎么割韭菜,把自己的利益做到最大化,这种做法在倡导“共同富裕”的时代将会越走越窄,就比如最近网信办对热搜也“出手”了。
文章插图
网信办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所以,学姐建议大家看看自己所在的公司/领域,是否真的把科技树点在了该点的地方。
2. 价值导向,而非KPI至上选对了公司和行业,老板和团队氛围也很重要。如果你的老板(大老板也是同理)只叨念冲KPI,完全不提怎么样对用户、客户产生价值,你除了可以把TA熬走之外,不妨考虑转岗或者跳槽。因为从来都是先有价值后有KPI,这也是学姐的老生常谈了(关于产品价值和指标,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这篇)。
只看KPI做事儿,大概率都会走偏,会选择easy way而不是right way,作出违背价值观的事儿。比如一个To b的业务,如果想提升部门的销售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销售去割韭菜,花言巧语去忽悠客户买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或者去别的部门那里抢一些大客户过来;比如一个To C的业务,如果像提升流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入口,标题党推送等;再比如限制竞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你的App里面不能打开竞对的链接。
推荐阅读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电商|新经济视界|电商成奢侈品上新主阵地 品牌借力平台触达新兴消费者|封面天天见
- 违法|「净网2021」唐县、涿州、高阳网警依法对违法违规网站进行约谈
- 京东|西安市约谈京东美团盒马等20余家电商公司
- 滴滴出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约谈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等网约车平台企业
- 神州专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约谈滴滴、花小猪、T3 出行等重点网约车平台
-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约谈省内部分重点网约车平台企业
- 国家标准|“带货一哥”也翻车了?消保委点名李佳琦等多位头部主播,并约谈五大平台
- 淘宝|近三成主播存不合规现象,浙江消保委约谈淘宝、拼多多、京东等
-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搜狗退出知乎股东行列!知乎此前被网信办约谈,股价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