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SaaS盈利的逻辑与思路( 四 )
05 分析与改进如果我们只是从整体上去查看客户流失率、CL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AC(获客成本)和毛利等指标,虽然能够判断公司的经营状态,却难以找到改善的方法。
原因在于,SaaS公司往往从多种渠道获客,也同时服务于多种类型的客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数据分类分层处理,从而洞察事实的真相。
比如,某SaaS公司2021年上半年客户月平均流失率达到2%,但是呈现明显的波动,1到4月份的流失率均为1%,但在5月份达到7%。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经过分析发现,5月份流失的客户主要使用一款通用型SaaS产品,而流失的原因则是竞争对手的免费产品又发布了新版本。
再比如,一款SaaS产品的获客成本达到3000,获客投入产出比为2.5倍,而获客的主要渠道包括:
1)SEM,如百度搜索、神马搜索投放
2)信息流,如今日头条、抖音投放
3)自媒体,如某行业微信公众号
为了找到改善的方向,很有必要分别对各渠道的CLV(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和CAC(获客成本)进行统计,并按照获客投入产出比、获客成本收回周期评估各渠道的获客效率。
比如,百度搜索的线索数量虽然较少,但获客投入产出比达到3.5。而抖音的线索数量虽然很多,但获客投入产出比只有1.5。说明我们还需要加大在百度搜索的投入,并积极探索其他搜索投放渠道。
除了按产品、按渠道进行分析,按客户类型进行分析也很重要。比如,大客户和小客户的获客渠道、获客投入产出比和获客成本收回周期的差异都是很明显。
06 总结今天我们重点阐述了SaaS收入、成本和毛利等经营指标。
第一,SaaS经营的核心是追求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最大化。由于SaaS收入的复利效应非常明显,因此控制流失率、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是关键。
第二,SaaS获客成本往往较高,同时,“不匹配”的客户续约率很低,容易造成亏损,因此,精准获客比获客数量更重要。
第三,可以通过获客投入产出比、获客成本收回周期衡量获客整体效率,以及获客单位时间效率
第四,查看整体指标数据,只能判断公司整体经营状态,却不能找到问题所在。因此,按产品、渠道、客户类型等进行交叉分析,是进行业务改善的必要步骤。
推荐阅读
- 支付宝|低成本的“赚钱”生意,连支付宝都来分一杯羹?旧物回收成热门
- S阿里内部上线财务报税SaaS产品翱咔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鹰厂长|智能制造SaaS厂商“鹰厂长”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 电子商务|非洲部分发达国家喜欢使用电商网购物降低购物成本
- 公司|Oracle NetSuite叶天禄:中国SaaS市场理性向好,生态建设是成功要诀
- 业务|SaaS浪潮二十载:SaaS本质、概念澄清、分类和未来(下)
- 蔡薇|服装供应链系统 SaaS 服务商领猫 SCM 完成超 1.6 亿元 A+ 轮融资
- 电商|东南亚电商服务综合SaaS平台“查明熊”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 ZOHO|ZOHO中国总裁侯康宁:全球SaaS产业正处上升期,打造生态化的无感体验是趋势|探路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