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外链解锁,垄断终结


中国音乐|外链解锁,垄断终结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20社,作者丨李威
有形的手开始发力,互联网的游戏规则要变了。
“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2021年9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自查整改中,部分互联网企业对屏蔽网址链接问题的认识与专项整治行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为此,我们采取召开行政指导会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地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更早的消息显示,在9月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举办的一场的“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上,参会的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陌陌、360、网易等企业被要求在9月17日前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解除外链屏蔽必然会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它意味着在过去十年互联网“追求平台垄断、然后赢家通吃”的游戏开始走向终结;一种强调“恢复和维持健康竞争环境”的新框架开始要求平台承担更多公共性的义务,甚至向中小企业让渡一部分经济利益。
01、赢家总是通吃在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清华大学兼职教授黄奇帆提出了消费互联网存在的四个问题:拼命“烧钱”扩大规模,在取得垄断地位后形成零和效应;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产品,打擦边球;利用网络平台垄断地位侵犯用户隐私;大数据杀熟。
黄奇帆的四个问题其实也归纳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普遍追求的一种底层发展逻辑。首先要找到一个覆盖尽可能多用户的刚需,然后不计代价地让自己的产品实现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寻求商业变现和持续扩张,并开始利用手中的数据和资本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布局,维持自己的平台垄断。
过去十年中,相似的故事屡次上演。腾讯在2016年收购了中国音乐集团,拥有了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三个在线音乐品牌,以及大约80%的市场份额。随后由QQ音乐和中国音乐集团合并组成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集齐三大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并与环球、华纳、索尼都形成了资本捆绑。
美团与滴滴都是在“烧钱”大战中拼杀出来的行业翘楚,在腾讯、阿里等背后资本的推动下,又分别与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大众点评和快的实现合并。然后,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两家公司又先后参与到共享单车的竞争中,进而在社区团购领域短兵相接,继续烧钱圈地。
【 中国音乐|外链解锁,垄断终结】这种故事的重复也造就了大部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经常遇到的一连串追问:如果阿里、腾讯等巨头投资了你的竞争对手怎么办?如果阿里、腾讯等巨头亲自进入你的领域怎么办?一家中等的互联网公司如何在巨头之间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习惯享受补贴的用户不但需要适应回升的打车和外卖价格,还要让自己习惯于VIP会员被屡次重新定义,甚至需要时刻提防各个平台是否进行了大数据杀熟,也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多年不联系的好友会出现在一些平台的推荐列表里。
为便捷和效率而生的互联网平台,在资本推动下成为玩弄流量的高手,并以此获得不菲的收益。用户只是任由平台驱赶圈养的羊羔时,原本应当坚持的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价值理念已经崩塌,取敬畏而代之的是傲慢、妄为、贪婪和惰性,让市场机制失灵,创新机制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