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v|聚焦人效变革,业务上升至社会级:用友BIP自动化设计工具“码前”发布

9月15日,用友BIP商业创新平台旗下数智化生态产品“码前”发布。该产品为一站式“需求+产品+设计”工具,涵盖需求梳理、产品原型、UI设计为一体的自动化智能工具平台,致力于帮助用户快速完成编码前的所有设计工作,从而实现快速的应用开发,提升商业创新效率。
数智化时代的场景变革,已延伸至效率协同领域,企业更希望通过转型升级来带动产品快速落地,这一广泛需求驱动了全新的产品升级。用友作为企业与公共组织云服务与软件提供商,率先提出“BIP”的创新理念。用友高级副总裁兼CTO樊冠军表示,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还需要全方位的服务整合。
码前可将编码前的各环节紧密衔接,为各角色赋能,通过低代码工具链实现全流程敏捷开发。与此同时,该产品内置众多行业需求库、原型库、模板库,帮助企业及团队梳理产品需求,智能化搭建产品原型,减少了大量重复性工作,提升30%-60%IT项目效率。
除此之外,码前可基于高保真原型自动生成一对一的UI设计源文件,并实现一键导入,为前端工程师实现自动切图标注功能,提高产设研开发团队的整体效率。为满足企业和团队的协作需求,码前还可以沉淀并管理所在行业资源库,帮助企业统一标准,实现资源复用,满足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多场景和个性化需求。
据《202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统计,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但与此同时,中国仅有25%的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升级。
可见,如何有效应对数字化浪潮的机遇和挑战,成为众多企业当前面临的考验。相对于从技术角度进行社会化赋能,用友码前尝试从产品经理角色出发协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提升效率。
围绕码前协助企业降本增效等话题,APICloud负责人用友集团副总裁邹达和用友助理总裁刘鑫与亿欧等核心媒体展开深入交流。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改):
媒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发码前这款产品的?
刘鑫:以前用友内部就有这款产品,但是从2020年开始通过客户的正向反馈来进行迭代和完善。低代码工具是个编码工具,再低代码客户还是用不起来,我们在想怎么让客户用起来。所以我们从2020年就开始把一些功能进行提炼、改造、加强,从而实现了今天这样一个独立的功能共享的产品。
邹达:我们之所以从2020年想把码前独立出来,是因为我们认为低代码更多的出发点,是希望业务人员能够直接进行开发。但是,如果想通过低代码开发出优秀的代码,低代码还是要写代码的。很多客户表示需要一款从业务出发的产品,所以我们针对企业业务人员单独拿出来一个产品。码前是一个轻量化的产品,而且跟整个用友的低代码产品没有任何关联,它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方便大家使用。
媒体:打造码前这款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邹达:编码之前还是有很多工作的,包括需求梳理,梳理完需求之后要需要形成一个脑图,看一下它是怎么样的一个设想。之后要做产品的原型,设计师要设计UI。因为用友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现在很多的企业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放到线上,有大量的定制产品的需求。
低代码的核心就是方便客户去完成客户开发。客户开发说白了就是客户定制,用友生态当中有很多ISV,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去做定制。在定制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它不是标准化产品,需要按照客户的需求去梳理需求。
梳理完需求,需要设计产品的原型,这是一个从零开始做的事情。但用友标准化产品就不一样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ISV合作伙伴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需要需分析师梳理需求,可能跟客户沟通需要2周或3周的时间才能把需求梳理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