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v|聚焦人效变革,业务上升至社会级:用友BIP自动化设计工具“码前”发布( 二 )


针对用友的行业,包括财务、ERP,电商有很多需求是通用的,所以我们就在想打造一个非常全面的需求库,把客户会用到的需求聚合过来,把需求关联到原型,基于原型通过工具自动生成UI。其实核心就是为了减少整个生态基于客户开发定制时代码之前的工作。
媒体:码前对于面对的核心群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邹达:生态产品一定是给ISV和开发者使用的产品。码前更多的是针对产品销售人员、需求分析师、产品经理、UI设计师、售前人员,为他们提供的一款产品。“码前”就是编码之前所做的工作。
媒体:企业的各个部门在沟通产品的时候可能会有许多问题,码前怎样来帮助企业提升人效?
邹达:一是复用。我们有大量的公共系统,基本上把这个市场涵盖了,大量的需求都已经录入到需求库,里面也有大量基于登陆注册形成的模板,至少能够大量的复用。
二是不会遗漏。专业的需求分析师和一个完全不懂的需求分析师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核心的点可能会想到,但可能会遗漏很多。码前可以提供很多支持。
三是协作。企业有不同的业务部门,他们可能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业务部门共同在用一款产品,就起到一个很好的协作作用。码前在产品的层面上可以形成行业的私有库,在私有库里面按照产品维度,从需求、页面、详细描述等方面实现了完善。
刘鑫:从整个企业的项目角度来看,完整的企业数字化创新流需要的角色和岗位很多,包括产品经理、需求分析师、UI师等等。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最耗成本的不是这个人去干活本身,而在于人员之间的沟通,这是项目中的难点。码前能通过产品的专业能力提供产品大量的功能复用,尽可能合并人员、精减人员,让人效比更高。
媒体:不同客户对产品有没有特殊的需求?
邹达:教育类的行业有一些隐私保护的条款,涉及到虚拟商品的交付、交易等等,所以教育行业的客户希望用友能提供一个更加智能的功能。包括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的诉求是希望沉淀一个自己的需求库,之后再做第二款、第三款汽车的时候就可以大量去复用。
媒体:码前产品对于企业和个人用户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
邹达:现在码前产品是免费的,未来会有团队的版本、企业的版本。用友产品有专属云,专属云相对来说更安全。我认为需求是未来行业和领域非常重要的资产,所以说企业的版本或专属的版本对企业来说更安全,包括权限。
媒体:目前,码前有没有经过一些测试,或者用户反馈?
邹达:码前是我们从2020年年初开始规划的,之前APICloud就是一个低代码平台,用友的Yon Builder也是一个低代码平台,其中已经涵盖了一些业务人员自动去设计产品的功能,所以在整个平台里已经涵盖了码前的很多功能,只不过今天的码前不是站在一个程序员的视角,更多的是站在非开发人员的视角,把它独立出来成一个新的产品。像中信证券、英特尔、通用汽车,他们已经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了,在他们过往用我们平台开发的产品过程中已经应用到了。
媒体:行业内也有很多企业在提供低代码服务,码前这款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邹达:在“低代码”概念还没有像今天这么火之前,我们就一直在做帮助开发者降低成本,但是我们不涉及到业务。码前的核心是针对业务,APICloud更多的是针对通用的需求和移动端。跟所有的低代码厂商相比,码前更多的不是低代码,而是针对于编程之前的事情,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有业务也有通用,可以通过拖拽形成UI,点击抄入形成数据库,连接后台服务。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做大量的通用定制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