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未来社区电商应该是什么样的?

9月14日,阿里社区电商在湖南长沙宣布将其品牌正式升级为“淘菜菜”。
今年3月,阿里整合零售通、盒马集市成立社区电商部门,对外品牌为“盒马集市”、“淘宝买菜”;此次升级后,阿里社区电商对外品牌统一为“淘菜菜”。
在外界看来,阿里社区电商如同一块“综合创新试验田”,从产销两头串联起农业、小店、工厂“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个新赛道上,“运动员”个个都是高手——除却腾讯京东参与投资的老牌玩家兴盛优选(长沙是其大本营),还有美团、拼多多、滴滴组成的“新三团”。
巨头纷纷涌入的原因很简单:电商的发展重心已经从一二线城市全面转向下沉市场,而和用户距离最近的社区商业是核心战场。行业已经清晰地意识到:着眼于下沉市场的社区商业竞争,将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期较量,单量领先的先发优势只是暂时的。这场战役成败的关键,在于“耐力”,在于供应链。
无论是当下的中心仓,或者是网格仓,未来都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对于未来的社区团长来讲,他的生意可能不是过去简单的杂货和烟酒,再做一点团购的生意,这不是进步的,进步还是要做完整的架构。
应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团点,城市聚集密度和消费者消费水平是比较高匹配的,类似这样的团点还是会在城市的密集居住的社区,主要是社区。从数据上来看,淘菜菜的团长,大概有30-40%来自于零售通的小店,零售通里面有50%-60%服务的小店,变成淘菜菜的团长。本身在品牌商这一侧开始推动构建新的品牌商商家工作平台,让品牌商在整个的淘菜菜平台上面同时去做,对线下的小店的分销运营,也可以做对消费者的运营,对供给做大幅度的整合。
从社区电商的业态来看,从前期的各家买菜App的蓬勃发展当中可以看到磅礴的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点是确实有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创造价值。但笔者相信,今天社区团购的发展形式,终局不是这个形态,当下这个形态,中心仓、网格仓、物流,商流,商品来源很多是从批发市场贸易商这些渠道来源,这个是比较早期的状态,包括今天物流的运转,都还是比较早期的。很多企业在这里面做过度的补贴,这可能带来的是虚假繁荣,是泡沫。回归到本质上,企业背后到底沉淀什么能力,需求是有的,但是方式方法,不是今天这个形态,还是要围绕长期建设。
应该说,社区电商本质是生鲜电商,再往回看就是农业,从农业的问题,从产地到种,从田间到餐桌这条路上。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面中国电商业态这个行业里面尝试无数的解法,从B2C,再到前置仓,再到钱大妈,都在尝试在生鲜行业上游解决农业的问题,下游解决用户需求的问题。这是非常庞大的赛道,数万亿的体量。在用户的体验和整个的商业效率,以及整个的上游问题的解决程度来看,社区电商到目前为止,有非常大的市场,整体看起来,建立在比如说自日自提,预售,社群运营,中心仓,快速的扩充周转,建立在这几个关键要素的商业模式,
最终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的,要从存量竞争走向增量的竞争。社区电商,基于社区和人群,整个的在这个商业形态下面还是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到当前为之没有被完成证明,跟工厂端、生产制造、品牌商,跟未来走向更多的C2M,面向复杂人群,如何和生产端如何更好的连接。
今天的社区电商正在快速的拓宽中国的网购用户的大池子,很多的父母和大爷大妈是因为社区电商才进入这个领域,并不会固有传统电商里面满足了,这个需求在模式里面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