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MarTech月:跨境电商“躺平”挣钱时代已去,亚马逊封不住6000亿大市场( 二 )
网站搭建需要数据指导策略,进行一站式管理。当总部跟区域的性质特殊时,是否可以在统一的dashboard进行管理和评判。客户的KOL要引流,媒体端、广告端、独立端可以三者联动,甚至在KOL之外跟品牌页面进行KOC的孵化,实现品牌布局到销量转化的销售闭环。
哪些行业迫切需要品牌塑造?张润林:早年疯狂买量阶段,谁家资金链更雄厚,效果就更好。但现在同质化严重,广告成本飙升,利润空间就少了,所以现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品牌化。比如一个服装客户,成立之初就跟我们对接,希望通过品牌的打造降低成本和提升用户粘性。品牌观念的输出其实就是每一个让客户记忆的点,每一次素材的创意。ROI持续降低,CPC成本持续增高的情况下,不仅要找到精确的人,还要通过策略优化和素材内容来提升品牌概念降低成本。
一个高ROI的游戏客户,之前通过流量可以迅速解决总用户量,但在遇到变现和增长的问题时,这部分用户量不能带来实质性的购买力,且同质化产品太多,用户粘性不高。但我们经过对数据的维护和消费者洞察分析,再加上优秀的创意,最终在三个月内把用户使用率提升了75%。
品牌塑造对于B2B企业是否也是重点?张中一:对于To B企业来讲,品牌可以提升处理的转化率。因为疫情,线下客户旅程没了,线上的全域客户旅程的管理变得很重要。To B接下来的发展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形态,中国整体的供应链非常强大。将来外贸可能会变成业务性的存在,因为各方面基础更完善,做外贸的门槛变得更低。所以疫情是改变大家交易习惯的加速器,能帮助中国很多制造业上一个台阶。
企业基于自己的产品形态,有适合自己的客户旅程。对于行业来说,有可能内贸型企业在将来有了外贸需求后,可以把外贸做成业务,发展成工贸一体的公司。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都有外贸业务部,在未来可能会变的很正常。
实践过程中,有哪些典型的客户案例分享?黄琼:以长沙某公司为例,其从2018年开始尝试从B2B团队中组建基于第三方平台的To C业务,但后来发现迁移成本高,从外地挖有经验的人也会有不熟悉公司现有产品线的问题。所以该客户将培养传统团队中的优秀员工,和雇佣海外有经验的工作者同时进行。我们也帮助他们对接到了亚马逊的To B端业务。
针对转型的国内电商企业,我们一是能给他们商业模式的赋能,让他们看到新的市场空间,二是通过技术提高他们的效率。同时对接他们的运营团队,进行人才的赋能。最重要的是资源对接,让客户依托新平台来完成供应链和海外优势的变现。
数魔最开始做培训产品是基于高校和政府的要求。线上平台没有能力将培训规模化和效率化,但市场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有需求。所以我们将开发能力和数据优势变成SaaS平台,和学校做产学研合作,成建制的培养人才。后来我们的客户提出,希望购买这套系统用于公司新人的培训。我们的培训更多的是将知识经验凝结成产品交付给学校,而不是单纯做B端。我们还构想,打通数魔合作卖家与学校学生这两端,形成数字化人才匹配系统。
张润林:OneSight调整了营销策略后,砍掉了中小客户和初级客户,以定制化服务大客户为主。我们集合了大量Global的社交媒体数据,帮助客户一站式发帖,并且获取行业洞察。比如国内企业希望在海外做传统转电商的营销模式,我们的数据可以做到对行业的洞察研究以及市场偏好研究。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的系统能帮他们解决Social Listening和观测竞品的表现。
还有一些客户希望能够基于平台,达成员工的一体化和跨部门的协同。比如一家B2C电子公司,希望全球所有媒体平台上的回复能聚焦到一起来呈现。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通过标签分散给不同的人,达到集团内部跨部门的协同。品牌客户的另一个关注点是舆情监控,会在关键时期做关键词的表现分析。比如欧洲杯期间,我们帮助了一家手机厂商品牌做关键词,实现了前端、中端、后端以及跨部门的协同管理。
推荐阅读
- 小红书|等老了改名吗?小红书成功注册老红书商标
- 小米区块链宠物“加密兔”宣布 3 月 1 日下线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深圳|OpenHarmony 项目群 12 月新增捐赠人美的集团、深圳开鸿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快递员|刘强东凌晨发内部信京东物流去年亏28亿,有些快递员月薪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