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价|良品铺子到底是打着高端零食的幌子加价,还是真的物有所值?
【 出厂价|良品铺子到底是打着高端零食的幌子加价,还是真的物有所值?】
文章插图
这是消费心理的一种现象,属于正常,自古以来,买家和卖家的矛盾,始终聚焦在“价格”和“质量”。卖家要的是“物有所值”,一分行钱一分货;买家要的是“物美价廉”,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双方共同的目标,则是“货真价实”。
买卖双方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大部分得到正确实现,卖出理想的价位,买到心仪的商品。可是也避免不了走过头现象:卖家有了“质次价高”,买家得到“价廉质差”的东西。比如网上大卖的9.9元/瓶茅台酱香酒,明知道是假酒,还非得去买。
文章插图
良品铺子引起社会关注的,恰恰是价位,不是质量。我为此先后买过他的良品小食仙和七日鲜全能妈妈,都是零食。明显的感觉就在这两个节点:下单时咬咬牙,贵了,差不多合到2块钱1克。收到后打开一吃,心里平衡点,味道还不错,跟便宜货完全不一个档次。怎么形容呢?就像喝酒,他这是茅台酒,其他便宜的是王子酒。看着都一样,质量差别很大。
所以我认为这东西货真价实,物有所值。当然现在商业运营模式,决定着产品销售价格有多高。譬如七日鲜全能妈妈这款零食,按照市场价值规律判断,一件零售价159元,成本应该在30元,出厂价应该在60元。也就是说,零售价是成本的多倍,是出厂价的2倍多。
文章插图
如果按照1980年代以前的市场模式,这个价格很不合理,太高了,零售价至多卖到80元才对。但是放到现在就行不通,市场变了,运营模式不一样。比方说,那时代人口密度也很大,商品销售却不大,起码不像现在动辄卖到全国范围。关键就体现在这个“卖”字,1块钱的产品,自己卖2块钱,叫做“物美价廉”,可只能卖10个。交给商人卖,能卖1000、10000个。商人的钱哪里来?批发最多赚到0.5块钱/个,那就饿掉大牙没谁干。商人自有办法,宣传造势+提价,还是那个东西,卖到4元/个还畅销。都知道茅台酒价格高到离谱,2500元/瓶还要乖乖掏钱抢购,农村槽坊的粮食酒10几块/斤却不要。1瓶茅台酒的钱能买200斤粮食酒。
继续把这个事说透。当前的商业运营模式,分两大块:一块是产品的生产,一块是产品销售。前者是产出,后者是流通,各自的费用和利润都在这一个产品的价格里。就是说,每一个产品,应该叫商品,同时包含三大价格组成:成本、生产商利润、销售商利润。1980年代以后,商品价格硬生生多出“销售商利润”这一块,占价格的一半还多,成为商业新常态,没有合理不合理之说。
文章插图
那么,就我买过的这两种良品铺子的零食,我也算了个账,家里有孩子,吃的零食必须要安全放心,这类大牌子就是首选。其次算经济账,一盒30小袋,就按每天吃3袋,每月零食不到500元,低于奶粉钱,低于保姆钱,低于其他替代零食的钱。甚至远远低于养条宠物狗的花费。关键的关键,这家的零食是最接近国标的唯一团标产品,吃着安全,买着放心。
推荐阅读
- 生鲜|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也要凑热闹?
- 生意|生鲜生意不好做,无印良品为何也要凑热闹?
- 良品铺子|快手上线“我的116故事”个人账单 平均每分钟产生14000个订单
- 所值|良品铺子到底是打着高端零食的幌子加价,还是真的物有所值?
- 跨境电商|艾多美凭借良品优价全力进击国内电商市场
- 产品|艾多美电商平台崛起的核心是什么?良品优价
- 良品|三个小伙子在拼多多卖毛巾,一年就要卖5000万,背后真相曝光!
- 无印良品|张小龙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 良品铺子|解锁新人群 打入新场景 良品铺子鲜果月饼持续打造品类“超级物种”
- 御尚良品古琴怎么样?质量坑不坑人说明!真相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