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二 )


文章插图
故事到这儿,似乎走向有点不对。
小妹于是紧急下单另一位价格稍贵的(五块),肉痛地进入了新一轮尝试。
贵有贵的道理。
从周末的早上起,小妹就陷入了被连环轰炸的痛苦中。
头一次睡觉醒来看到99+,不是来自工作群,而是来自佛祖的呼唤。
“韶华易逝啊,施主,你该学习啦你该学习啦你该学习啦你该学习啦你该学习啦……”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体验完两天的小妹身心俱疲,抱着渡人渡己的慈悲心态,给远在上海的闺蜜下单了一份,让她体会到学海无涯的阿弥陀佛。
二、劝学+叫醒,人工服务新红海你可能以为,这类虚拟服务是人们闹着玩儿的彼此整蛊。
但它确实精准击中了不少年轻人的痛点:
需求旺盛,商家们自然才能嗅到商机。
早在唐僧之前,各类角色扮演的陪聊师,就已经成为购物平台上恶搞好友的爆款礼物——
七夕和情人节是下单高峰期,点一只七夕限定青蛙,让好友尽享孤寡。
有人开辟了跨次元的多服聊天,李云龙、洪世贤,容嬷嬷都赫然在列……
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模仿这些经典角色,在“不出戏”的基础上恶搞用户。
李云龙会怒目圆睁高喊:“老子的意大利炮呢?”
洪世贤最擅长:“我,渣男,打钱。”
容嬷嬷狰狞着面目高举手中长针:“我劝你还是不要继续犟下去!”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神店通缉令
除了角色扮演式陪聊,有些纯粹的功能性服务也悄悄入局。
豆瓣小组“副业失败的一天”里,有人分享了自己成为人工闹钟的经历。
不仅细心到整理每个客户需求,还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了广告语。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豆瓣“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 @小黄人有点黄
这些兼具了功能性和情感性的定制服务,大多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
价格十元以下,无论是自己无聊时买来逗闷子还是点给朋友整蛊,都是不错的选择。
大火出圈的唐僧只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从原先的纯粹整蛊歪打正着走起了监督业务。
师父变身线上班主任,发挥碎碎念的基本优势,不断对施主进行信息轰炸。
不过话说回来,普渡众生的线上班主任也会有翻车的时候。
碰上人类高质量网友,师父也得大喊一声:
“别念啦!”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豆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 @不靠谱找谱
服务贴心,种类繁多,统一话术下,许多用户还真能清心寡欲放下“俗念”,自律地完成任务,缓解拖延症的焦虑。
不同于AI人工智能,这个扮演着唐僧角色的是个现实中存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可以获得更真实有趣的情感体验。
三、他们把话说给陪聊听唐僧劝学,洪世贤陪聊,人工叫起床,甚至是情感咨询服务……
看似“奇葩”的线上服务之所以能打开市场,也同年轻人们的日常困扰分不开。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便利的生活,也是独身一人在外的孤单与焦虑。
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就高达2.4亿,独居人数达到7700万,这一占比在一线城市中更为明显。
一个可以随时聊天的人,简单舒适的早睡早起,抛开手机的平静安宁……都变成了都市生活中的奢侈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