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三 )


年轻人习惯在网络上交友,习惯在赛博空间里发泄情绪,宁可选择外部寄托,来缓解自身焦虑。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今年,日本WOWOW电视台出品了一部名字很长的改编剧——《通过交友网站和70人相遇,并向他们推荐符合他们喜好的书籍的一年》
女主角花田菜菜子是一家书店的店长,原本与丈夫因纸质书相识相爱,但随着纸质书式微和琐碎生活的牵绊,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陷入了颓靡的窘境中。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花田在交友网站进行了注册,并在资料备注“会为了你推荐合适的书”。
她和奇葩的网友们一一见面,又凭着自己的印象为对方寻找现阶段最适合对方阅读的书籍,一次又一次的咖啡馆约会过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互相打开了心扉。
剧集中固然有某种乌托邦般的桥段,但其中的困扰却是相似的——
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间越来越少,留给都市年轻人们认真交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看似新奇不靠谱的线上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了年轻人自我疗愈的良方。
有人基于情感需求收获专属倾诉对象,有人在功能型陪伴下督促自己不断前行……
比如为什么不是连麦猪八戒,也许是因为,他和我们一样好吃懒做,所以需要唐僧这种遥远又真切的一个人物,来缓解我们的进步焦虑;
比如找个人工闹钟叫起床,也许是因为记忆中被妈妈从床上揪起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需要一个人在半梦半醒间缓解乡愁;
施主|三元一次的唐僧服务,把我整崩溃了
文章插图
城市的万花筒中,人们是偶尔碰撞却又彼此远离的个体,难以对他人产生真切的感知。
机械重复的生活背后,更是疲于奔命与缺乏安全感的脆弱失意。
所以,无论是唐僧还是洪世贤,都像是生活里的镇痛剂。
我们通过购买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对角色的重构,通过插科打诨靠近彼此的孤岛。
正如小妹购买的那个低价“唐僧”,到最后反过来询问小妹不烦恼的原因。
大概念叨着紧箍咒的唐僧,也正在孙悟空画的小圈里孤独打转,等待有人走进自己的元宇宙。
作者:槽值小妹;公众号:槽值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RvUjvzzlj6qtLQM31Izrg
本文由@槽值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