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互联互通”第一天,各大平台真的“拆墙”了吗?腾讯最新表态来了( 三 )
今年6月,美国通过旨在加强反垄断执法和恢复在线竞争的6项法案,其中《通过启用服务交换法案》关注平台的锁定效应问题。在数字经济领域,一些市场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转换成本等特征,使得消费者和企业通常被锁定在大型平台上,缺乏更多的选择权。反过来,这也提高了大型平台企业在相关市场的主导地位,阻碍了新入局者进入市场的可能。
事实上,国外互联网巨头之间较少出现限制用户转发、屏蔽分享链接行为。各类服务提供商都可以在Facebook上自由转发,YouTube、Twitter等平台外链都也可以自由添加访问。
而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平台之间相互屏蔽链接,形成实际上的一个个互联网“孤岛”现象。包括类似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受限于各个“孤岛”的屏蔽,用户能检索到的信息也不全面,一些重要的政务信息很难第一时间在百度上搜索到,大量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在百度上也无法被检索到。
解除外链接屏蔽是关键一步
将给中小企业带来经营便利
互联网平台屏蔽外链,实质上是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对互联网络信息的传播自由施加的特定限制,使本该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变成了一个个巨头画地为牢的“局域网”。
因此互联互通的本质,是打通流量壁垒。
流量已成为当今中小企业互联网经营最昂贵的成本,如果打破流量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不仅是实现中国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将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也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本质,而不是一种门槛设定,因此互联网平台屏蔽外链不是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最终损害的还是用户的利益。当用户被实行诸多限制的时候,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就会涌现出来,对整个市场环境都是不利的。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赵清源表示,从经济学角度看,与开放带来的收益相比,向对手开放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成本。在竞争压力下,屏蔽外链似乎成了互联网平台的“正当”选择。而且,互联网平台之所以相互屏蔽,也在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占据着市场支配地位。
从互联网发展角度看,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也是所有互联网平台和数字生态共同建设的基础。平台之间如果能实现互联互通,肯定能带来新的改革红利。而解除外链的屏蔽,还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流量费用,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带来更好的经营便利;对用户来说,有利于提高分享、支付等生活便利性和获取网络信息的便捷性。这就是说,解除屏蔽不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行业长远利益,也符合互联网产业的长远利益。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台恶意“封禁”行为、“二选一”、数据的拒绝交易等,都是妨碍互联互通的行为表现。实现互联互通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法律和政策的关系,市场和行业的关系。对于妨碍互联互通的行为,需要通过法律层面进行规制。
陈兵指出,互联互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在互联互通目前尚未成为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法律治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或通行规则前,对平台互联互通的讨论还须保持冷静与审慎。从整体市场竞争和创新,以及消费者福利来看,当下可以尝试在某些关键业务领域进行互联互通试点。否则数据孤岛、数据断供现象将日益突出,各平台间数据信息的长期不通毫无疑问地将抑制创新,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生存空间。
“唯有直面互联互通问题的本源,避免过度保护导致本可纳入社会公共物品的利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与缺乏精准有效保护导致的公用物品不当使用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方能推动互联网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通产业链间的信息流动,助力新发展格局下国内经济高效循环。”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