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蔚小理,上飞书|钛媒体深度( 二 )
【 钛媒体|蔚小理,上飞书|钛媒体深度】
文章插图
2021年4月,宣布造车短短数日的雷军参加了一场企业家之间的聚餐。觥筹交错间,雷军说出了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假设:“如果10-20年后,智能电动汽车迎来竞争终局,我希望拿到最终‘5张船票’的人,刚好是在场的5个人。”彼时,在场的五个人有雷军、王传福,还有何小鹏、李斌、李想。大家都能想到,在10-20年智能电动车迎来竞争终局之前,必然免不了局内厮杀。照片中的人能不能笑到最后,仍是未知。华鑫证券的一份新能源汽车研究报告显示,造车新势力在2020年都跑出了不斐的成绩。以纯电动市场为例,从前五名 的排名来看,2017 年和 2018 年市占率前五的车企在 2020 年全部跌出前五名。而造车新势力之一的蔚来汽车突破传统汽车包围圈,在2020年拿下了4.7?市场份额,仅次于北汽新能源挤进前七。继续保持这个成绩,稳稳拿住通向未来十年的船票,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压力的首要表现是造车新势力集体表现出的效率焦虑。据一个接近蔚来汽车的行业人士介绍,蔚来汽车在项目流管理、交付上有一个传统工业遗留的效率难题。线下门店交付数据需要专人导出,再按城市端拆分,发到各区门店,各个城市再基于表格对齐情况。粗算下来,蔚来信息化部门整理数据的过程至少要花一小时,而除了信息传来传去不安全,会议过程对于一些行动项也没办法很好地记录。在传统车企看来,信息化部门每日跑数据花的这一个小时没什么所谓,但在造车新势力身上,无数个浪费掉的一小时就可能成为拖垮整个公司的蚁穴。何况效率有待大幅优化的工作流,不仅仅这一处。小鹏汽车在效率上也有着同样的困惑。上面提到的理想汽车存在的“组织管理方式与员工背景多元化不匹配”的问题,在小鹏也尤其突出,这造成了很多内耗。据钛媒体App了解到的消息,小鹏做汽车制造的那部分人大多来自传统主机厂,由于小鹏大本营在广州,所以这部分人一大部分是从广汽过来的;而职能部门有很多员工来自华为、BAT等大公司;销售与售后的来源则更为复杂多元。不同团队、不同工作方式之间的碰撞,拉长了员工协作的磨合期。小鹏汽车需要一种适配多元化组织的办公工具,让员工协作更顺畅。“小鹏汽车内部拉通存在很多死胡同,比如每天都有很多新人入职,新人来了之后有问题不知道找谁。他们内部有一个员工一个问题在钉钉上辗转问询,找了18个人才得到最终解决。”一位接近小鹏汽车的朋友说道。人员复杂,在工具使用上也没有迭代出更符合现阶段组织管理的工具。另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是开会。“造车新势力们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大家还在用原来传统的方式开会。”据这位朋友所言,小鹏原来的开会方式是,看着哪天有空,说开就开,不管用什么开,只要开了就行。但开会的过程用了多长时间,得出了什么结论,会后如何高效落地,没有专门的工具和方法来管理整个过程。效率低到这种程度,不改不行了。在以往公司发展慢的时候,这种低效的工作方式体现不明显,但当公司需要整体跑步前进的时候,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当时在调研的时候,小鹏有打过这样一个比喻——随着人越来越多,会议越来越多,如果每个人浪费一分钟,那么企业内部的损耗就非常大。 ”参与了小鹏办公效率调研人士告诉钛媒体App。造车新势力,对效率的要求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地步。根据理想、小鹏、蔚来2021年前8个月的汽车交付数据,三家累计交付量都已经远远超过2020年全年,纷纷超过或逼近5万台,较2020年同期增200?右,小鹏增速甚至超过了300?如何应对一“夜”之间凶猛生长的公司体量?如何保持高速快跑,拿到那张通向未来的船票?他们必须从业务毛细血管一分钟一分钟地提效,不容有失。飞书会师2021年1月,经过两个多月的规划、试用、迁移,理想汽车实现了员工飞书全覆盖;2021年4月,在经过地区城市部分试点之后,蔚来从企业微信全面转向飞书;2021年7月,小鹏汽车高层迅速推动,仅用一个月,完成了从钉钉向飞书的切换。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仅用半年时间,先后会师飞书。至于会师之后的效果,各家也都有反馈。“我们在开战略共创会和OKR复盘会的时候,都会给大家一个飞书文档,上面是几个开放问题,要求每个参会的人都写出自己的答案。在此之前,我们用Excel来完成这项任务。但引入飞书之后,明显的不同是大家的课前作业质量都明显提升了。”张辉在一篇推文中这样描述。至于小鹏汽车,一位接近小鹏汽车的人士告诉钛媒体App,小鹏汽车开会效率、各部门的协作、国际化协作等方面原来都存在一定的痛点,这些问题在飞书得到了明显改善。“飞书用来办公确实好用,我有时候也会发现一些BUG,但不影响大局。”来自小鹏汽车的一位员工说道。“原来蔚来信息化同事一小时要做的事,通过飞书多维表格以及飞书日程,全部自动化掉之后,变成了‘0’分钟。”知情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其中细节,个中体味。现在回看,三家造车新势力转向飞书也颇有壮士断腕的豪迈。“切换成本其实很高。”理想汽车在六周年推送的那篇文章中记录了当时切飞书的情况。这个成本,一部分表现在使用飞书的费用;另一部分表现在无法量化的切换成本,比如需要投入人力专门立项,再比如重新让员工熟悉一款新工具,甚至可能还有一些不确定性。特别是,过往李想给外界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对“成本”和“效率”极为敏感,而现在,为了带领理想汽车向共创型组织转型,这笔该投入的成本,李想最后竟然也成了最有力的推动者。“既然迟早会切换,长痛不如短痛,尽早切。”蔚来切飞书也有一个插曲:虽然蔚来集团总部通过分公司了解到了飞书的使用情况,但并没有立即决定如何使用飞书,而是先从区域城市端做了业务上的场景落地,业务反馈给集团使用结果,最终才推动了决策实施。“蔚来集团总部在整个蔚来体系中一直是服务型的姿态,而不是强管控。”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而相比理想与蔚来,小鹏虽然上飞书上得晚,但却是完成最快的那个。据了解,小鹏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员飞书的切换。参与了小鹏项目的飞书员工回忆:“小鹏给到我们项目组的时间非常短,他的意思是‘既然要切就要快’。”不仅快,小鹏对飞书的应用相对来讲还比较深入,原来办公软件上的几十款系统成为了这次迁移的重要工作。进入新阶段,小鹏汽车目前正在尝试将飞书文档、多维表格这些轻量级的工具嵌入了重型项目工具的流程当中。其实,客观来论软件开放度、工具完善性,企业微信、钉钉也可以提供以上相同功能,造车新势力们没必要一定都涌向飞书,但为什么最终他们选择的都是飞书呢?要回答这个“玄学”的问题,飞书的同学只是说飞书好用,关于更多原因她也答不上来:“飞书用起来确实流畅,会议中要落实什么事,直接在飞书文档中拉起项目流,从谁来做做什么,到日程规划自动形成……”那飞书是在教大家如何做事吗?甚至连方法都会告诉你,告诉你之后,不需要太多手工操作,会自动化掉很大一部分。“我们有专门的效能团队在飞书落地前进行公司调研,发现效能不足的环节,再用各种方式优化它。”飞书一位员工表示。另外,正如李想在组织管理中发现的那样,造车新势力的员工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而飞书作为工具,很好地融合了造车新势力多元化的员工背景。“它用OKR的方式来管理集体的目标和协作,用飞阅会而不是PPT开会,用日历预约时间,用文档来进行业务交流。“工具在这个阶段是远比企业文化对人的融合要迅速的。”业界人士表示。关于那个“为什么是飞书”的“玄学”问题,终于有了一些答案。在造车新势力亟待高速奔跑的情况下,这些突然成长起来的新物种却发现没有趁手的组织管理“兵器”。而飞书不但帮助他们打造了这件兵器,还带来了先进组织的管理理念,这个过程中,对于新理念的贯彻也不再是强制性的宣贯,而是自动融入了兵器使用的各个环节。企业在尝到新兵器甜头的时候,新理念也自然生成。这大概就是“蔚小理,上飞书”的根本原因。(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秦聪慧)
推荐阅读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
- 马寅|新媒体一站式服务商,广东大狼狗郑建鹏&言真夫妇专业团体
- 华为手机音量键不好按了怎么办-华为音量键怎么不控制媒体音量了
- 融媒体|20000000000!21融媒体这份成绩单请查收
- koc|新媒体格局下的营销法则,重构品牌核心优势
- 阿里云|西安一码通“崩溃”调查:一场系统性失灵的数字政府再思考|钛媒体深度
- 风口|个人自媒体攻略:长期与内容做朋友,用心经营
- 自媒体|2022年,会是又一个机会之年
- 电影公司|流媒体行业新年九大问 奈飞(NFLX.US)苹果(AAPL.US)等有何看点?